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探索与批评 第四辑

封面

作者:王欣 石坚

页数:216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90471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外国文学专业学术论文集,由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王欣教授、石坚教授担任主编,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赵毅衡教授担任学术顾问。本论文集本着兼容并蓄、实践创新的学术理念,深入探索外国文学研究,同时将叙事学理论与方法系统拓展至各学科领域,沟通文学、文化、艺术、历史、哲学、电影等不同形式和领域,含纳叙述学、文学批评、符号学、文类研究、文学欣赏等专业门类,意在传播学术前沿成果,实现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旅行。

作者简介

王欣,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石坚: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四川大学副校长,现任四川大学欧盟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欧洲文化。

目录

广义叙述学研究
《洛丽塔》中的美杜莎式语象叙事 王安(1)
“不可靠叙述”辨正 李卫华(16)
非自然叙述非自然阅读 方小莉(30)
文类研究——科幻
复古未来主义与蒸汽朋克:《差分机》中的后现代主义戏仿 吕广钊(45)
When Zhiguai Xiaoshuo Meets Steampunk:Ken Liu’s “Good Hunting”,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nd Posthuman Literature Wang Dingding(61)
科幻文学对人工智能的浪漫化书写:以《软件体的生命周期》为例 刘媛 柏毅恒(78)
批评理论与实践
贝西·黑德对”鲁滨孙”故事的逆写:《风与男孩》 卢敏(88)
《爵士乐时代的故事》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 王向红(98)
亨利·菲尔丁与亚里士多德:继承与发展 白林梅(108)
A Study of Song of Solom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nomyth Chen Zhixuan(121)
跨学科研究
书写的场景:作为电影救赎者的作家形象 保罗·亚瑟撰 刘宇清译(137)
基于”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文化关系理论及策略新探 庄严(152)
Cultural Studies,Black Music and Race Problems—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Paul Gilroy Shen Ruoran,Paul Gilroy(167)
书评
一柄实用的叙事理论之刀:评赫尔曼、维瓦克《叙事分析手册》 舒凌鸿(182)
文本与阐释者的对话:评拉斐尔·巴罗尼《叙述张力:悬念、好奇与意外》 刘梦琴(189)
论小说叙述中的”世界”:评《小说叙述理论研究》 郭烁(195)
叙述——自我”待在”之栖居:评文一茗《叙述与自我》 张高珊(203)

节选

  本文以文类为前提来区分非自然叙述或叙述中的非自然元素。从广义角度来界定非自然叙事时,本文根据理查森的划分方式,将叙述划分为模仿叙事、非模仿叙事、反模仿叙事,同时本文也借鉴阿尔贝对非自然叙事的定义,认为非自然叙事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不仅包含反模仿叙事,也包含非模仿叙事。而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笔者将非自然的判定标准划定在某一文类的范畴中,也就是说在某种文类中,叙述违反或打破原有文类的规则,产生了超出原有文类规约的非自然元素,便可以称为非自然叙述。广义的划分主要是一种横向对比式的划分,通过横向对比,与自然的模仿叙事不同的非模仿与反模仿叙事则为非自然叙事。以文类为划分标准的狭义定义则是一种结合横向和纵向关系的划分方式:一方面,通过同一文类不同作品的横向对比,区分出该文类中的自然叙述与非自然叙述;另一方面,通过纵向追溯某一文类的历时发展,研究该文类非自然与自然元素的变化发展。随着文类的变化发展,某些非自然元素不断自然化、规约化;但同时同一文类中各种非自然元素也会不断产生,从而不断革新这一文类。值得注意的是,以文类划分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意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同文类有其判定非自然叙述的不同标准,也就是说不同文类中的非自然元素不同,某一种元素在这个文类中是非自然元素,但在另一个文类中可能是习以为常的自然元素;另外以文类为划分依据,也能让我们意识到,所谓的自然与非自然是动态发展的,随着文类发展,某一新的非自然元素可能被自然化为该文类的规约,进而固定下来成为自然。  非自然叙述学家在选定研究对象时,似乎都很青睐后现代叙述作品,而元小说是反模仿叙述的一种重要文类。从广义的叙述文类来划分,元小说这种不断暴露创作痕迹、打破模仿神话和真实幻觉的反模仿叙事必然是非自然叙述。然而从狭义的元小说文类来看,“露迹’’这种手法在元小说或在后现代叙述作品中都是习以为常的规约,因此是一种常态化的叙述策略。那么,当后现代叙述与现实主义叙述对比时,其反模仿叙述对现实主义的模仿叙述来说是非自然叙述,而这种“露迹”的元素则是非自然元素;但在反模仿叙述文类中,这是一种规约,不是非自然。广义的非自然与自然的区分相对稳定,而从狭义的文类定义来看自然与非自然,则并非绝对的、稳定的,而是相对的、发展的。例如非自然叙述学家常常提到的会说话的动物是非自然的叙述者,但在动物寓言或奇幻叙述中则为自然;会说话的人体部分、尸体等与现实主义模仿叙述对比属于非自然,但在后现代叙述中是自然。反过来,在后现代叙述中若出现大量的现实主义创作痕迹,则反而成为非自然叙述。比如《法国中尉的女人》-开篇浓墨重彩,花了几百页的篇幅,以一种19世纪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及其伦理观念。这种现实主义技巧本该是自然叙述元素,然而当其大量出现在后现代小说中,反而成了非自然元素。也正是因为其非自然性,该小说被定义为“新维多利亚小说”。从这一命名可以看出,对于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小说来说,该小说是非自然叙述,因为其中存在反模仿元素;同时对于后现代元小说来说,该作品也是非自然叙述,因为其中存在大量现实主义模仿技巧。在不同的文类中,自然与非自然的区分不同,或是自然与非自然元素正好相反。同理,笔者认为《变形记》之所以为非自然叙述,不是因为里面有非自然的人物,或是出现了不可能的事件,而是在于这个非模仿叙述完全采用了模仿叙述的技巧,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特点。当格里高利变成虫这一超自然的不可能事件发生时,他想到的是不能上班,应该请假。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探索与批评 第四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8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