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上海老城厢百年:1843—1947

封面

作者:黄中浩

页数:341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08957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老城厢地区在自元朝设县的六百多年里一直是上海的中心,直至租界的出现打乱了它原有的
发展步伐。本书从历史资料入手,整理出老城厢有记载的建筑物在不同时期的位置,并绘制关键
历史节点的城市地图,展现城市在六百年里的变化,然后着重分析了从1843—1947年这百年的发
展历程。作为专享毗邻庞大租界的中国城区,老城厢的百年发展历程与国运国力紧密相连。本书
将城市演变过程置于整体历史时空背景下,考虑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因素,展现老城
厢由东方城市宇宙观塑造的街道空间、建成物形态与地籍信息,及其在学习西方城市管理制度,
拥抱资本主义空间模式的过程中,呈现出的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独特发展轨迹。

作者简介

黄中浩,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博士毕业,师从卢永毅教授研究上海近代建筑,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于宝隆集团就职,从事城市区域性研究与开发。

目录

总序

导言

第一章 正统与自由的博弈(1292-1843)
一、商业城市的自由结构
1.设县初期的布局
2.优越商业条件的缔造
二、城市结构的正统化修正
1.祠祀系统
2.城墙的“二次规划”
3.政教建筑的不断修正
三、官商势力的角力发展
1.警惕的政治干预
2.门阀土族衰落与商团兴起

第二章 历史时局下原有结构的快速瓦解(1843-1895)
一、老城厢与租界关系的特殊性
1.空间上相互毗连
2.租界位于北方
3.悬殊的面积比
二、小刀会起义引发新格局
1.起义人员的社会背景
2.西南文化区域的形成
三、利益与空间的交换
1.驻扎西兵的破坏
2.开辟城门
3.宗教建筑的渗透
四、商业团体的影响力加强
1.同业会所的第二次高峰
2.宅园产权向商人转移
3.官府机构布局针对商业的转变
五、新型城市管理者的诞生
1.东南难民潮
2.官府在城市管理上的无力
3.民间团体接管市政

第三章 民族主义裹挟下的激进现代化(1895-1914)
一、现代城市管理机构
1.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雏形(1895-1904年)
2.上海地方自治运动(1904-1914年)
二、精神空间的实用主义转变
1.世俗教育取代宗教空间
2.地缘情谊的实用性转变
三、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1.北侧增辟城门
2.九亩地开发
3.拆除县署
四、城墙的道路化
1.四种典型空间的转译
2.对空间形态的影响
……

第四章 官民共导的特色系统化建设(1914-1927)
第五章 精细化开发的复杂图景(1927-1947)

结语
附录:城市功能变迁的整体图示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上海老城厢百年:1843—1947》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82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