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培火主编
页数:437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0100767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全国各行各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快向创新增值、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增长方式转变”和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的“企业应该树立全球责任观念,自觉将社会责任纳入经营战略”,“完善经营模式,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的伟大号召之际,针对诸多民族品牌的长期桎梏性难题——无法科学地走向国际化,也就是企业的不可持续化发展问题。《科学品牌发展观》创作成员在深入品牌运营实践最前沿和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历时三年时间,终于开创性地探求出了首部民族品牌的可持续化发展专著。
众所周知,“品牌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综合竞争力的高度体现,品牌文化在本质上是担当起了国家图腾和民族富强的社会重任与历史使命。”(韩世友:《如何打造有生命力的运动品牌》,《中国市场》2004年第10期)。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民族品牌起步晚、再加上品牌理论和运营经验不足,使得民族品牌一直没有一套与时俱进、相对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和引领民族品牌走上可持续化发展之路。
《科学品牌发展观》的诞生,它打破了传统品牌的不科学运作模式——先做产品后贴口号和滞后性的学术模式——为了立论而立论。论著的核心思想“先做思想后做产品,这是品牌革命的首要问题”,既是指导民族品牌科学发展的全新价值观和方法论,又是品牌运营的操作指南。
作者简介
王培火,第五届中国十大成功企业策划家、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家、中国服饰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第十四届国家级管理创新二等奖获得者,中国服装协会常务理事,绍兴市人大代表,清华大学EMBA,高级经济师,太子龙控股集团董事长。
主要作品:《新龙精神》、《大气文化》、《三维品牌运营新模式》、《无我实现自我——人生成就理论》。
相关资料
第一章 学品牌发展观——品牌科学之魂
科学品牌发展观是以人为本,以先进品牌文化为旗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品牌观。
科学品牌发展观,是在放眼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深刻把握世界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运行规律,运用前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先进发达的技术手段,锻造能够引领世人多元需求的优良品牌的发展观。
若干世纪前,当彪悍的游牧先民们用烧红的铁模在马臀上打上烙印的时候,他们想不到这一烙印将一直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由古挪威语“烙印”一词演变而来的“品牌”概念,早已超越产权印记的简单符号功能,成为渗透整个商业社会的时代特征,人类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无不被打上品牌的烙印,一如古草原部落的马,无论跑得多快多远,都无法甩掉屁股上的记号。
产业越发达,商品越丰富,品牌越繁荣,形形色色的品牌理论就越是层出不穷。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品牌理论海洋,是否可以问一声:品牌理论,有没有统领理论?品牌科学,灵魂何在?品牌学发展,路在何方?
在新世纪初年的中国品牌建设热中应运而生的科学品牌发展观,着眼点正是研究探索品牌理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第一节 品牌观浏览
品牌定义类说
品牌世界丰富多彩,品牌定义也是如此。
关于品牌定义的探讨和分类,许多专家已有成熟见解,大致有如下一些看法:
一、商标说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认为,品牌是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产品或劳务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营销术语词典》,1960年)。《元照英美法词典》(薛波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对“品牌”的释义第一项为:“商标,用以区别确定商品或服务的文字、标记、符号、设计图样、专业术语或以上各种标记的组合,商标可以是语声的,也可以是可视的。”
二、产品说
有人认为品牌本质就是产品,只不过是有品质或有特色的产品而已,品牌不可能脱离产品而独立存在,顾客总是通过产品来认识品牌的,品牌管理一定要以产品为核心和基础,没有产品无所谓品牌,总而言之“产品第一,品牌第二”。(刘卓林:《品牌的契约性分析》,《商业时代》2004年第33期。)
三、契约说
品牌的本质是契约。品牌对内是品牌管理,对外是品牌承诺。
品牌是企业适应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必然选择,它以其特殊的契约性建立起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和激励制度平台,企业品牌经营的核
目录
上篇 解读科学品牌发展观建构品牌示范模板
第一章 科学品牌发展观——品牌科学之魂
第一节 品牌观浏览
第二节 科学品牌发展观
第三节 科学品牌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第四节 中国民营企业迈进品牌运营新时代
第二章 科学品牌建设全程示范模板
中篇 解读品牌理论建构品牌力
第三章 品牌向心力——品牌关系理论
第一节 品牌关系概念
第二节 品牌关系经典模型
第三节 品牌关系断裂理论
第四节 品牌向心力法则
第四章 品牌替代力——品牌的经营要素替代原理
第一节 品牌的经营要素替代原理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与品牌沟通
第三节 贴牌,品牌替代力的双赢表现
第四节 品牌替代力法则
第五章 品牌传播力——品牌整合传播
第一节 传播与品牌传播
第二节 品牌传播经典理论
第三节 整合品牌传播
第四节 品牌自传播
第五节 品牌口碑传播
第六节 品牌传播力法则
第六章 品牌延伸力——品牌延伸理论
第一节 品牌延伸
第二节 品牌延伸理论
第三节 品牌联想与品牌延伸
第四节 品牌延伸力法则
第七章 品牌区隔力——品牌标识系统
第一节 品牌符号与品牌认知
第二节 品牌核心价值概念
第三节 品牌名称
第四节 品牌标识语
第五节 品牌在消费文化中的符号价值
第八章 品牌控制力——品牌战略管理
第一节 品牌战略概念
第二节 品牌战略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 企业品牌管理组织
第四节 品牌战略规划
第五节 品牌战略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第九章 品牌增值力——品牌资产管理
第一节 品牌资产概念
第二节 品牌资产怎样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第三节 品牌资产怎样为企业创造价值
第四节 品牌溢价
第五节 品牌资产管理模型
第六节 品牌资产增值力法则
第十章 品牌普世力——品牌国际化之路
第一节 品牌国际化定义
第二节 中国品牌国际化现状
第三节 品牌国际化的本土化途径
第四节 先进品牌文化——品牌国际化不变的内核
第五节 中国品牌国际化模板
第十一章 品牌文化力——科学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 先进品牌文化——科学品牌发展观的旗帜
第二节 品牌文化建设示范案例
第三节 先进品牌文化力法则
下篇 解读品牌文化建构新龙精神
第十二章 万年图腾民族魂——解读龙文化
第一节 龙——神化的俗物与俗化的神物
第二节 龙文化的精神内涵
第三节 “弃龙说”为什么会掀起轩然大波
第四节 对龙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第十三章 新龙精神——科学品牌发展观示范工程
第一节 新龙精神内涵
第二节 龙文化传承与企业文化
第三节 龙文化在品牌上的体现
第四节 新龙精神十大关键词
第十四章 责任文化——新龙精神的道义追求
第一节 责任文化解码
第二节 考问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
第三节 呼唤企业社会责任
第四节 让世界责任起来——太子龙的责任文化
第十五章 大气文化——新龙精神的魅力底蕴
第一节 大气文化内涵
第二节 龙文化的大气特质
第三节 大气文化的品牌解读
第十六章 创新文化——新龙精神的发展动力
第一节 创新文化内涵
第二节 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第三节 艺术生产力的创新属性
第四节 价值创新是企业的终极目的
第五节 科学品牌发展观示范工程——太子龙企业文化创新
体系
参考书目
后记
节选
《科学品牌发展观》的诞生,它打破了传统品牌的不科学运作模式——先做产品后贴口号和滞后性的学术模式——为了立论而立论。论著的核心思想”先做思想后做产品,这是品牌革命的首要问题”,既是指导民族品牌科学发展的全新价值观和方法论,又是品牌运营的操作指南。在全国各行各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快向创新增值、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增长方式转变”和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的“企业应该树立全球责任观念,自觉将社会责任纳入经营战略”,“完善经营模式,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的伟大号召之际,针对诸多民族品牌的长期桎梏性难题——无法科学地走向国际化,也就是企业的不可持续化发展问题。《科学品牌发展观》创作成员在深入品牌运营实践最前沿和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历时三年时间,终于开创性地探求出了首部民族品牌的可持续化发展专著。
众所周知,“品牌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综合竞争力的高度体现,品牌文化在本质上是担当起了国家图腾和民族富强的社会重任与历史使命。”(韩世友:《如何打造有生命力的运动品牌》,《中国市场》2004年第10期)。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民族品牌起步晚、再加上品牌理论和运营经验不足,使得民族品牌一直没有一套与时俱进、相对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和引领民族品牌走上可持续化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