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研究

封面

作者:刘晓亮

页数:272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28636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系统分析了城市发展演进过程中无法分割的各种安全问题,深入探讨了安全风险加剧的时代背景和当前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主要源头,对国内外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发展历程做了全面回顾和比较研究。在分析城市风险防控体系内在结构以及发展动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归纳了城市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的内在机理,同时对基层治理在城市风险防控体系构建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深度阐释。本书还针对未来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发展趋势,提出作者的思考。本书紧扣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理论和实践的前沿,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系统地探讨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供相关领域的学者、党政领导干部、应急管理领域公务员和从业人员以及其他对城市安全管理有兴趣的读者研读。本书亦可作为公共管理、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相关课程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刘晓亮,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城市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包括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城市治理等。主持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重点项目、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各类政府和单位委托横向课题近30项。在《公共管理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提交各类决策咨询专报近20篇,参编著作、教材多部。

本书特色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本身是一项由政府主导的管理工作,因此,本书主要运用公共管理的研究范式,围绕城市风险防控体系的发展历程,采取国内外比较研究。本书将国外先发经验,以美国和英国为典型代表,与中国的代表性城市北京和上海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政治体制下城市在安全风险防控建设策略上的异同;在城市风险防控的建设驱动力探讨中,从政府内部、外部分别寻找动力来源,并且对内外因素的结构及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根据现实经验观察,将城市风险防控的实际运行分为两种类型,即常态风险防控模式和非常态风险管控模式,通过相关案例分析,提出将非常态风险管控的有效因素通过制度和技术的组织化运用,纳入城市常态风险防控体系,作为提升城市常态风险防控能力的一条可尝试路径。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资助项目“公共经济与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丛书”分册。
“公共经济与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丛书”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上海公共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知名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资深学者吴柏钧教授领衔总主编,系统总结上海的城市社会治理经验,致力于探索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方法去解决城市社会治理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以期推进上海市和长三角区域乃至我国公共经济与城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增强社会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和高效性。内容涵盖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社会治理创新模式,以及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环境污染等亟待解决的关键性城市发展问题。

目录

 绪  论#埃埃

  一节 文明演进与安全话题/ 001

一、灾难与文明/ 002

二、毁灭与发展/ 005

  第二节 孕育风险的时代背景/ 007

一、全球化造成的不稳定因素扩散/ 008

二、从风险社会到世界风险社会/ 009

三、非传统安全的系统性威胁/ 012

四、社会转型的直接挑战/ 013

五、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常态化发展/ 015

  第三节 城市的安全风险挑战/ 017

一、城市扩张与风险加剧/ 017

二、城市安全风险的分类/ 021

三、城市安全风险的特征/ 025

第二章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来源#埃常

  一节 城市发展与脆弱性/ 030

一、脆弱性理论/ 031

二、城市脆弱性/ 037

  第二节 多元交叉的风险因素/ 042

一、自然致灾风险因素/ 042

二、人为致灾风险因素/ 050

  第三节 复杂系统的运行风险/ 055

一、风险传导与放大/ 056

二、从起始到终结/ 059

三、现代化与传统问题/ 061

第三章 城市风险防控体系的发展历程#埃叮

  一节 西方的风险防控体系路径/ 064

一、美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065

二、英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079

  第二节 我国的风险防控体系历程/ 095

一、明清时期/ 09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096

三、改革开放初期至2003 年/ 097

四、2003 年至今/ 099

  第三节 国内外的发展过程比较/ 107

一、国内外风险防控体系的发展特点/ 107

二、国内外主要城市的风险防控体系比较/ 110

第四章 城市风险防控建设的动力来源#保玻

  一节 政府内部的动力机制/ 124

一、问责压力/ 125

二、“专项整治”的脉冲效应/ 128

三、危机意识与自我革命/ 130

四、行政体系内部竞争/ 132

  第二节 社会化的外部动力机制/ 134

一、“重特大”事件推动/ 134

002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研究

二、国际示范作用/ 138

三、政府以外组织的参与推动/ 140

四、舆论压力/ 146

  第三节 多元动力的结构与优化/ 147

一、多元动力的内在结构/ 147

二、安全供给的实践运作/ 149

三、多元动力结构优化/ 152

第五章 城市风险防控体系的有效运行#保叮

  一节 城市常态风险防控运行模式/ 161

一、对常态的理解/ 161

二、城市常态风险防控体系的特征/ 162

三、常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66

  第二节 城市非常态风险管控运行模式/ 171

一、对非常态的理解/ 171

二、城市非常态风险防控体系的特征/ 172

三、非常态管控存在的问题/ 174

  第三节 制度和技术的组织化运用/ 176

一、加强以问责为约束条件的责任体系建设/ 177

二、完善以制度建设为依托的流程管控体系/ 178

三、打造以技术手段为重要载体的辅助平台系统/ 180

第六章 城市风险防控的基层治理#保福

  一节 源头防控与基层治理/ 184

  第二节 基层治理的实践价值/ 191

一、常态化风险管理中的基层实践/ 192

二、非常态管理中的基层安全防控/ 199

目  录003

  第三节 基层治理的实现路径/ 203

一、激活与培育社会资本/ 204

二、网格化治理/ 212

三、项目制管理/ 215

四、基层力量综合调动机制/ 217

第七章 面向未来的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玻玻

  一节 区域化城市安全风险与治理/ 222

一、区域化城市风险类型及特点/ 223

二、区域化风险治理的理论思考/ 225

三、区域化风险治理遇到的问题/ 226

四、推进城市间区域化风险防控合作的有效路径/ 228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的风险治理新策略/ 230

一、大数据———风险治理的新力量/ 230

二、大数据时代的风险治理变局/ 232

三、大数据时代城市风险治理新策略/ 234

  第三节 构建城市安全风险命运共同体/ 237

一、城市安全“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237

二、城市安全风险命运共同体的塑造/ 239

  第四节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特别思考/ 242

参考文献#玻矗

后记#玻担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81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