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梦宇 胡艳丽
页数:244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90426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JD2013243)“清水江木商文化研究”的很终研究成果。上篇主要对清水江的木商文化进行归纳和记述,对孕育木商文化的自然条件、生产木材的技艺、经营木材的市场、因木材经济而兴起的城镇及流域内的民俗文化进行了系统的展示。下篇是研究篇,由十篇研究论文组成,分别从经济观念、林权形式、贸易争端、贸易中介等方面对清水江500年木材贸易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市场经济发展中可借鉴之处。清水江木商文化是近古时期国家开发西南地区进程的缩影,是清水江流域封建林业商品经济发展繁荣过程的记录。
作者简介
曾梦宇,湖南洪江人。凯里学院教授,凯里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术带头人,黔东南州管专家。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理论、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研究;近年来,着力于黔东南民族经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及厅级以上社科项目研究十余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研究多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著有《怀化大趋势》《县域经济理论与实证》《区域经济理论与怀化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原生态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黔湘桂侗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护和传承研究》等论著。
目录
上篇 木商文化篇
第一章 孕育木商文化的山与水
第一节 清水江干流及其航道
第二节 清水江支流及其辐射区域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的山与林
第二章 清水江流域的木材生产技艺
第一节 清水江杉木种植技艺
第二节 木材砍伐技艺
第三节 木材运输技艺
第四节 木材的流失与清赎
第五节 木材的检量方式
第六节 清水江人工营林
第三章 明清时期的清水江木材市场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的木材流通
第二节 木材交易主体:山客、水客和商帮
第三节 木材交易机构:木行
第四节 木材交易规则:江规
第五节 清水江木材交易冲突:“当江”之争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的主要木材村镇
第一节 上游村镇:下司、重安、旁海
第二节 台江、剑河村镇:施洞、柳川、南加、柳基
第三节 锦屏的“内三江”:卦治、王寨和茅坪
第四节 锦屏的营林村寨:嘉池、河口、文斗
第五节 天柱的“外三江”:清浪、坌处、三门塘
第六节 入湘门户:翁洞、金紫关
第七节 清水江尾部重镇:托口、洪江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绚丽的民俗文化
第一节 民族歌舞
第二节 民族节庆
第三节 生产习俗
第四节 婚俗:小广侗族娶亲习俗
第五节 宗祠文化:天柱县宗祠文化习俗
下篇 文化研究篇
“木材经济”对清水江流域经济观念的影响
清水江林契中的产权形式与深化林权改革
“当江”制度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保护研究
“争江案”:经济垄断与开放的研究
论清代清水江流域的“木行”管理
清水江木行与民族地区农村中介组织功能定位
论清代清水江木材产业分业经营
论清水江木材村镇的发展及对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启示
清水江“木材经济”与黔东南特色经济发展研究
清代以来洪江古商城的兴起及在清水江贸易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孕育木商文化的山与水
第一节 清水江干流及其航道
第二节 清水江支流及其辐射区域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的山与林
第二章 清水江流域的木材生产技艺
第一节 清水江杉木种植技艺
第二节 木材砍伐技艺
第三节 木材运输技艺
第四节 木材的流失与清赎
第五节 木材的检量方式
第六节 清水江人工营林
第三章 明清时期的清水江木材市场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的木材流通
第二节 木材交易主体:山客、水客和商帮
第三节 木材交易机构:木行
第四节 木材交易规则:江规
第五节 清水江木材交易冲突:“当江”之争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的主要木材村镇
第一节 上游村镇:下司、重安、旁海
第二节 台江、剑河村镇:施洞、柳川、南加、柳基
第三节 锦屏的“内三江”:卦治、王寨和茅坪
第四节 锦屏的营林村寨:嘉池、河口、文斗
第五节 天柱的“外三江”:清浪、坌处、三门塘
第六节 入湘门户:翁洞、金紫关
第七节 清水江尾部重镇:托口、洪江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绚丽的民俗文化
第一节 民族歌舞
第二节 民族节庆
第三节 生产习俗
第四节 婚俗:小广侗族娶亲习俗
第五节 宗祠文化:天柱县宗祠文化习俗
下篇 文化研究篇
“木材经济”对清水江流域经济观念的影响
清水江林契中的产权形式与深化林权改革
“当江”制度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保护研究
“争江案”:经济垄断与开放的研究
论清代清水江流域的“木行”管理
清水江木行与民族地区农村中介组织功能定位
论清代清水江木材产业分业经营
论清水江木材村镇的发展及对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启示
清水江“木材经济”与黔东南特色经济发展研究
清代以来洪江古商城的兴起及在清水江贸易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