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冬,苏坦,齐会英,郝天石 著
页数:357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5281491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天津戏曲史
内容简介
本书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将纵向和横向相结合,采用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及越剧等其他剧种分别记述的方法,以年代更迭为主线,在捋顺各个剧种形成及发展历史的同时,通过对著名演员的介绍以及流派形成、唱腔音乐、表演技巧、舞台美术、导演体制、服装化妆等的变革,对天津的戏曲发展做了总体的概述。本书是第一部全面记述天津市各剧种发展历史的著作,作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调查,探讨了戏曲在天津的发展变化规律。书中梳理的天津戏曲发展脉络,为戏曲的创作、研究提供了全面的理论依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天津市戏曲研究史料方面的欠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夏冬,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评剧、杂技理论研究。著有《评剧文学史》《小花玉兰评传》等专著,参与撰写《中国评剧发展史》《中国戏曲剧种发展史》等书。主持完成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京津冀评剧资源整合及戏曲文化生态建设》。在天津电视台文艺频道自办戏曲节目《模唱大师秀》栏目任撰稿,并担任评剧等地方戏赛季嘉宾。
苏坦,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戏曲理论及音乐理论研究,出版专著《中西方戏剧艺术比较研究》,发表戏曲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天津民营戏剧剧团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天津河北梆子传统剧目(唱段)数字化保护与新媒体传播模式研究》等多项省部级及国家级课题。
齐会英,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戏曲理论研究,出版专著《天津戏曲五十年》及几十篇有关戏曲方面的论文。
郝天石,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戏剧、影视理论研究,发表论文、评论文章近30篇,主持完成两个省部级课题,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研究课题。
本书特色
天津,作为历史上的“戏曲大码头”,见证了京剧的发扬光大,评剧和河北梆子的成熟,以及越剧、豫剧、昆曲等剧种的发展与创新。从明清时期的繁荣,到近现代的复兴,天津戏曲始终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戏曲爱好者的目光。诸多剧种在天津的发展脉络、不同流派的形成过程、戏曲名家的生平与贡献、历代经典剧目的介绍……无论您是戏曲研究者、爱好者,还是对天津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天津戏曲史》都将为您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一一呈现,邀您共同探寻津门戏曲的辉煌篇章。
目录
第一编 昆曲在天津
第一章 从传入到逐步兴盛
第一节 昆曲班社
第二节 昆曲演出
第三节 这一时期天津昆曲特点
第二章 振兴与新生
第一节 昆曲班社
第二节 昆曲演出与活动
第三节 这一时期天津昆曲特点
第二编 京剧在天津
第一章 京剧初入天津
第一节 京剧进入天津
第二节 演员与票房
第二章 京剧在天津蓬勃发展
第一节 演员
第二节 戏班、票房等行业组织
第三节 剧目
第四节 京剧改良运动
第三章 再度兴旺与日渐衰退
第一节 演员
第二节 票房及班社
第三节 剧目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京剧再度繁荣
第一节 从业人员
第二节 演出团体及教育机构
第三节 剧目
第四节 京剧活动
第五章 进入萧条期
第一节 从业人员
第二节 演出团体
第三节 剧目
第四节 京剧演出活动
第六章 改革开放后的振兴期至新时期
第一节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第二节 演出团体
第三节 剧目
第四节 人才培养
第五节 戏曲研究著作
第六节 相关影视作品及获奖情况
第三编 河北梆子在天津
第一章 天津河北梆子的初生期
第一节 河北梆子的诞生
第二节 河北梆子进入天津
第三节 演员
第四节 科班与班社
第五节 剧目
第六节 传播
第二章 天津河北梆子的繁荣期
第一节 卫派梆子的形成
第二节 演员
第三节 戏班与戏园/侣
第四节 传统剧目、时装新戏共繁荣
第五节 传播
第三章 天津河北梆子的衰落期(1937-1941)
第一节 河北梆子境况整体下滑
第二节 科班罄尽戏班零落
第三节 演职人员星火仅存
第四节 剧目不多但也求精
第四章 天津河北梆子的振兴期
第一节 剧团
第二节 注重培养促发人才
第三节 演职人员
第四节 剧目形式多样精品层现迭出
第五节 传播
第五章 天津河北梆子的萧条期
第一节 演职人员
第二节 剧目
第六章 天津河北梆子的新时期
第一节 多代演职人员传承不息
第二节 新老剧目并呈
第四编 评剧在天津
第一章 评剧进入天津
第一节 评剧在天津的发展与兴衰
第二节 评剧各流派的形成
第三节 评剧剧目的丰富
第四节 评剧班社的兴起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天津评剧
第一节 评剧的新生与沉寂
第二节 评剧新流派的形成
第三节 评剧剧目的丰富
第四节 导演制的确立及舞美的发展
第五节 评剧班社及评剧院团
第六节 评剧人才培养
第三章 新时期的天津评剧
第一节 评剧的复兴与转型
第二节 评剧新生代演员的崛起
第三节 评剧剧目创作得失
第四节 新时代导演与舞美的新探索
第五节 盛大的评剧活动
第四章 新世纪的天津评剧
第一节 评剧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 天津的评剧院团
第三节 新一代领军人物
第四节 评剧剧目创作的变化
第五节 评剧的研究
第五编 天津的其他剧种
第一章 越剧
第二章 北方越剧
第三章 豫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