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阳烁
页数:249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039708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关于艺术品的价值一直存在着“内部论”与“外部论”的争论。本文从美学、艺术社会学、艺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艺术品价值是如何由外部因素所构建的。艺术品是由画廊主所代理的,画廊主与艺术世界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价值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的交换,艺术品的价值也会相应产生变化,本文将这个过程定义为艺术的价值协商过程。本文选择了艺术博览会作为特定的场域,来观察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们是如何进行价值协商的。艺术博览会常常又被称之为画廊博览会,因为画廊主是艺术博览会的参展主体。之所以选择艺术博览会,是因为相较于艺术世界中的其他
作者简介
阳烁,女,198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艺术评论》编辑。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Leicester University)博物馆学访问学者,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硕士,西南大学学士。 在《艺术设计研究》、《中国博物馆》、《美育学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2019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艺术社会学视阈下的中国艺术中介机制研究”(批准号:18BGL281)。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艺术学理论、艺术社会学、艺术管理等。
本书特色
本书早为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现属于“2020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关于艺术品价值的衡量与评判在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受布尔迪厄理论的启发,将艺术品价值看作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作者将这一过程定义为“价值协商过程”。作者以2016艺术北京博览会为研究对象,探讨从艺博会开始筹办到艺博会结束后一段时间内,艺术品在组织者、画廊主、艺术家、批评家和美术馆策展人和藏家之间的价值协商过程。
目录
第一章 被“构建”的艺术品价值
第一节 艺术体制理论
第二节 从“艺术界”到“艺术世界”
第三节 艺术场域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衡量艺术品的价值
第一节 艺术品的内在属性
第二节 无形的资本
第三节 条件价值评估法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价值的协商
第一节 价值的锦标赛
第二节 画廊生态
第三节 艺术博览会的价值协商模型
第四章 中国语境下的艺术博览会
第一节 艺术市场
第二节 中国艺术博览会
第五章 “艺术北京”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案例选择
第二节 参与式观察
第三节 质性访谈
第四节 NVivo分析工具的应用
第六章 画廊主vs组织者
第一节 审查策略
第二节 分级策略
第三节 画廊主的权力
第四节 结语
第七章 画廊主vs其他利益相关者
第一节 媒体:间接合作&直接合作
第二节 批评家影响力的减弱
第三节 美术馆:购买藏品&发现艺术家
第四节 藏家:老客户&新客户
第五节 画廊主与画廊主:关系网的建构
第八章 艺术博览会与艺术品价值
第一节 艺术品的生产过程与艺术品价值
第二节 艺术品的分销过程与艺术品价值
第三节 艺术品的消费过程与艺术品价值
第四节 结语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采访同意书和采访信息表(英文)
附录二 请求采访同意信(中文)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参展申请表
附录五 VIP申请表
附录六 2016年西岸、An 021和艺术北京的参展画廊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