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兵海拾贝

封面

作者:张翚

页数:220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072229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作者当今军事领域前沿、热点、现实问题的结集之作:作者通过教学工作的理论牵引和业余时间的实践探索,在各类报纸杂志上发表军事理论文章200余篇,对其进行分类筛选汇编整理。2.六大板块,阐述作者对军事领域问题的思考与归纳:六大板块涉及谋略运用的变与不变、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战前准备的重要性、军事理论的继承创新、指挥员素养的种种提升等。

作者简介

张翚,祖籍山东鱼台,1978年出生,1997年入伍,陆军指挥学院战略战役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校军衔。军队指挥学博士、合同战术学博士后。先后承担“军事应用文写作”“军事谋略问题研究”“作战指挥”“联合作战”等课程教学任务。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教材、想定40余本,在《军事学术》《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国防报》等报刊杂志,参与编写教材多部。

本书特色

1.作者当今军事领域前沿、热点、现实问题的结集之作:作者通过教学工作的理论牵引和业余时间的实践探索,在各类报纸杂志上发表军事理论文章200余篇,对其进行分类筛选汇编整理。2.六大板块,阐述作者对军事领域问题的思考与归纳:六大板块涉及谋略运用的变与不变、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战前准备的重要性、军事理论的继承创新、指挥员素养的种种提升等。

目录

打明白仗
既要敢“亮剑”,更要能“打赢”
国防科技创新不可忽视基础理论研究
也应重视应用理论的创新潜力
善取他山之石,践行自主创新
时刻保持对目标的清醒
国士无双耀汗青
加强体系建设实现作战效能整体跃升
无人化武器推动战法创新
我们为什么能打赢那场战争
夺强所恃必“破网”
装备发展的合理化思路
创造性地用好手中武器
恰当彰显实力和决心
聚焦军事变革的下一个浪头
反常用器的启示
重视发展非对称制胜装备
“绿茵场爆冷”的启示
从“二战”中的“围魏救赵”说开去
从美军放弃XM25榴弹枪说起
军事上的“元无知”更可怕
联合作战力量发生突变损耗的系统论原理初探
借鉴“混合战争”理论实践,筹谋应对多元安全威胁
因敌制胜的奥妙
试论信息化战争中的谋略运用
正合奇胜:亘古常新的破敌法则
敢战善战创奇迹
加快提高无人化作战能力
用未来眼光看新型激光武器
备战光战争刻不容缓
自立才是硬道理
赢得“代价差”
与时俱进探索非对称制胜手段
打胜仗需要坚定的执行力
打胜仗需要敢担当
还抗战悲壮凛冽的庄严
也说“千秋胜负决于理”
体系对抗并非未来作战的唯一形式
由“弦高犒师”想到的
演习就是在打仗
欲成其事,必利其器
科学技术:决胜未来的“第一战斗力”
打造制胜无形空间的“电磁利剑”
从俄重启“二战”功勋坦克部队说起
积极筹谋应对智能化战争
从美军重提“武库机”概念说起
气象武器不得不防
设计装备就是设计未来战争
有感于俄罗斯“白天鹅”浴火重生
加快提升官兵的兵器素养
高度重视武器装备维修保障
加强雾化战场能力建设
俄罗斯自主研发平板电脑的启示
从俄研发“赛艇”导弹说开去
未雨绸缪之备
试析“防乱未乱,备急未急”的战略预置
军民融合固长城
永不“褪色”的突然性
做最后的顽强者
美加快筹谋太空战的警示
从“黑鹰”迷航说起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
要有打“逆风仗”的准备
打好自己的“每一枪”
“共生效应”助推精英团队
细节不可不察
精确干扰:四两或可拨千斤
十分把握问“万一”
细察军情善夺战机者赢
从“两颗炸弹落入同一弹坑”说开去
谨防高科技“以目废心”
从“沸水结冰”说起
在“临界值”上探寻战斗力增长点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
由“烫伤试验”看心理暗示
信息化战场仍不排斥“战术停顿”
战者,率身以励众
盘点中外历史上勇于担当的名将
有感于朱可夫要冲锋枪
有感于“天子不与白衣同”
打赢才是“硬规矩”
漫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学用贯通,始得大道
忠诚是一切高尚的根本
勇毅是无往不胜的力量
无私是成就伟业的基础
仁爱是众志成城的前提
谋略是制胜的法宝
指挥员当心中有“数”
信息关乎成败甚至存亡
不可忽视“聪明的学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兵海拾贝》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71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