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水处理原理、技术及应用

封面

作者:成岳

页数:383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1223826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水处理原理、技术及应用》一书主要论述了水处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和应用案例。全书共19章,包括绪论、筛分、沉淀分离、气浮分离、澄清过滤、 脱水干燥、混凝、吸附、离子交换、化学与物理化学法、水处理反应器、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法、颗粒污泥技术、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和微生物电解池、膜分离等。本书理论与应用并重,详细介绍了水处理领域通用的各种技术方法、原理、设备装置的构造以及设计计算等,并在每章末都附有相应的思考题,便于读者加强练习和加深理解。
本书可供水处理、市政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成岳,江苏南通人,教授,博导。曾在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访学。省骨干教师,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市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节能评估、应急预案和环境保护验收等专家库成员。一直从事环境工程专业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是环境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市科研项目20多项。参加生态环境部标准的制定,获省精品课程,获省教育厅优秀教材奖励等,发明专利多项。先后在国内外各类期刊上论文一百多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0多部。

本书特色

本书理论与应用并重,对水处理工程理论问题的论述比较全面、深人,在应用上,详细介绍了水处理领域通用各种技术方法、设备、装置的构造以及实际应用等各方面都做了较详细的阐述,较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多种水处理新技术,综合了各种技术的前沿研究成果。本书按照物理处理法、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进行介绍。
★物理处理法篇:筛分、沉淀分离、气浮分离、澄清过滤、脱水干燥。
★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法篇:混凝、吸附、离子交换、化学与物理化学法 。
★生物化学处理法篇: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法、颗粒污泥技术、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和微生物电解池。
★膜处理篇:膜分离。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水资源与水环境/1

1.1.1水资源/1

1.1.2水环境/2

1.2天然水的化学组成及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源与主要污染物/2

1.2.1天然水的化学组成/2

1.2.2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源与主要污染物/3

1.3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5

1.3.1水质指标/5

1.3.2水质标准/7

1.4水污染防治与处理/8

1.4.1水污染防治/8

1.4.2水污染处理/8

思考题/9

第一篇物理处理/11

第2章筛分/12

2.1物料的粒度组成及粒度分析/12

2.1.1粒度及其表示方法/12

2.1.2粒度分析方法/12

2.2筛分分析/13

2.2.1筛分过程/13

2.2.2筛分工具/14

2.2.3筛分方法/14

2.2.4数据处理/15

2.3筛分理论/16

2.3.1筛分运动规律理论/16

2.3.2筛分透筛概率理论/16

2.3.3潮湿物料干法深度筛分理论/17

2.4筛分效率/17

2.4.1筛分效率计算/17

2.4.2筛分效率的测定方法/18

2.4.3筛分效率的影响因素/18

2.5筛分机械/20

2.5.1标准套筛/20

2.5.2固定筛/20

2.5.3振动筛/20

2.5.4筛分机械的发展/21

思考题/21

第3章沉淀分离/23

3.1概述/23

3.2沉淀类型/23

3.3沉淀理论/24

3.4自由沉淀及分析/26

3.4.1自由沉淀分析/26

3.4.2用牛顿第二定律表达颗粒的自由沉淀过程/26

3.4.3斯托克斯定律讨论/27

3.5沉淀池类型及特点/27

3.5.1平流式沉淀池/27

3.5.2竖流式沉淀池/27

3.5.3辐流式沉淀池/28

3.5.4斜板或斜管沉淀池/29

3.6浅池理论原理与设计/29

3.6.1原理/29

3.6.2斜管沉淀池设计/30

3.6.3斜流沉淀池/31

思考题/32

第4章气浮分离/33

4.1基本理论及原理/33

4.1.1气浮的基本原理/33

4.1.2气泡的稳定性/34

4.1.3气浮的影响因素/36

4.2乳化现象与破乳/37

4.2.1概述/37

4.2.2水包油(O/W)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37

4.2.3提高乳化体稳定性的方法/38

4.2.4油包水(W/O)乳化液/38

4.2.5破乳/39

4.3气浮工艺/41

4.3.1布气气浮/41

4.3.2溶气气浮/42

4.3.3电解气浮/45

4.3.4生化气浮/45

4.4气浮技术的应用及展望/45

4.4.1气浮技术的应用/45

4.4.2气浮技术的展望/46

思考题/47

第5章澄清过滤/48

5.1过滤/48

5.1.1过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48

5.1.2过滤介质/49

5.1.3滤饼和助滤剂/49

5.1.4过滤推动力和阻力/49

5.1.5提高过滤生产能力的措施/50

5.2过滤设备/50

5.2.1深层过滤设备/50

5.2.2板框式压滤机/51

5.2.3转筒真空过滤机/51

5.2.4其他过滤设备/52

5.3有关过滤的计算/53

5.3.1固体量、滤液量与滤渣量的关系/53

5.3.2过滤速率基本方程式/53

5.3.3恒压过滤方程式/54

5.4过滤理论/57

5.4.1过滤机理/57

5.4.2唯象理论与迹线理论/59

思考题/59

第6章脱水干燥/60

6.1污泥脱水的基本原理/60

6.2脱水方法与设备/61

6.2.1污泥干化场/61

6.2.2离心法/62

6.3污泥干燥/63

6.3.1回转圆筒式干燥器/63

6.3.2闪蒸干燥(或急骤干燥)/63

6.3.3喷雾干燥器/63

6.3.4真空冷冻干燥/63

6.3.5旋转蒸发仪/64

思考题/65

第二篇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67

第7章混凝/68

7.1概述/68

7.2胶体的特性/68

7.2.1胶体的结构和基本特性/68

7.2.2胶体的双电层结构/69

7.2.3胶体的稳定性/70

7.3混凝理论/71

7.3.1双电层压缩理论/71

7.3.2吸附电中和理论/72

7.3.3吸附架桥理论/72

7.3.4沉淀物网捕理论/73

7.4混凝剂与助凝剂/74

7.4.1混凝剂/74

7.4.2助凝剂/76

7.5影响混凝的因素/76

7.6混凝设备及混凝处理工艺过程/78

7.6.1混凝剂的投加设备/78

7.6.2混合设备/78

7.6.3絮凝设备/79

7.6.4混凝处理工艺过程/80

7.7絮凝模型/81

7.7.1传统絮凝模型/81

7.7.2层流模型/82

7.7.3紊流模型/82

7.7.4直线模型和曲线模型/83

7.7.5絮凝体破碎模型/83

7.7.6研究进展/83

7.8磁混凝/84

7.8.1磁混凝沉淀技术/84

7.8.2磁混凝作用机理/84

7.8.3磁粉的回收/85

7.8.4磁混凝沉淀技术的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85

7.9有关混凝的计算/88

7.9.1概述/88

7.9.2具体计算公式/89

思考题/90

第8章吸附/92

8.1概述/92

8.2吸附的基本理论/92

8.2.1吸附机理及分类/92

8.2.2吸附平衡/93

8.2.3吸附等温式/93

8.2.4吸附速度/94

8.3影响吸附的因素/95

8.3.1吸附剂结构/95

8.3.2吸附质的性质/96

8.3.3操作条件/96

8.4吸附动力学/96

8.4.1水膜内的物质迁移速度/96

8.4.2内孔扩散速度/97

8.4.3吸附速度的测定/98

8.5吸附剂/103

8.6吸附工艺与设备/104

8.6.1吸附操作方式/104

8.6.2间歇吸附/104

8.6.3固定床吸附/106

8.6.4移动床吸附/107

8.6.5流化床吸附/108

8.7吸附剂再生/108

思考题/109

第9章离子交换/110

9.1概述/110

9.1.1树脂的定义和分类/110

9.1.2离子交换树脂/111

9.2唐南理论/111

9.3离子交换平衡/112

9.4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指标/112

9.5离子交换选择性/114

9.6离子交换动力学/115

9.7离子交换的工艺和设备/115

9.7.1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116

9.7.2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117

9.7.3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118

9.7.4浮床式离子交换器/118

9.7.5双层床和双室床/118

9.8离子交换法运行管理的注意事项/118

9.9离子交换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19

思考题/123

第10章化学与物理化学法/124

10.1中和法/124

10.1.1酸碱污水的产生/124

10.1.2中和剂/124

10.1.3中和方法分类/124

10.2化学沉淀法/126

10.3氧化还原法/127

10.3.1氧化剂/127

10.3.2臭氧氧化法/128

10.3.3高级氧化法/128

10.4光催化氧化/137

10.4.1光催化氧化概述/137

10.4.2光催化反应机理/138

10.4.3光催化氧化影响因素/139

10.4.4光催化氧化技术特点及发展/139

10.4.5光催化氧化的应用/140

10.4.6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41

10.4.7光催化剂的改性/142

10.4.8光催化研究实验体系的搭建/143

10.4.9实例:白色和黑色纳米二氧化钛性能对比分析/148

10.5萃取法/153

10.5.1概述/153

10.5.2萃取剂/153

10.5.3萃取工艺/154

10.5.4萃取法应用举例/154

10.6超临界处理技术/155

10.6.1概述/155

10.6.2超临界原理/156

10.6.3超临界流体特点/156

10.6.4超临界流体处理的应用/157

10.6.5超临界流体处理实例/158

思考题/158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水处理原理、技术及应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7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