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笑萍著
页数:281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58782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
1.主动调整发展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对供给主体组织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建设,使投资主体的行为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功能。
2.通过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研究,明确支农支出项目的优先发展顺序。
3.在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投融资体制建设的经验时,特别强调对不同发展模式适用条件的研究,据此提出适合中国农村现状、操作性较强的政策建议。
4.以大都市农业为背景,对首都农村这一特殊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融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其本身就极为少见,具有创新性。
作者简介
刘笑萍,女,1964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98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实践、农村金融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澡题,出版专著1部,在《金融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改革》、《财政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有论文100余篇。
本书特色
《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体制问题研究》主要对常规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对农户投资行为、财政支农方式等进行个案调查,做到点面结合,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目录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的逻辑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界定
第一节 农村投融资理论
第二节 农村投融资体制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第三节 农村投融资体制研究口径的界定
第四节 农村投融资主体划分及界定
第三章 北京新农村发展战略研究——与上海、天津比较
第一节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北京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选择
第四章 我国农村投融资体制的变迁
第一节 制度变迁理论及改革前的农村投融资体制
第二节 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初始阶段:1979~1992年
第三节 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阶段:1993~2005年
第四节 新农村时期的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2006年至今
第五节 农村投融资体制变迁的评价
第六节 我国现行农村投融资体制的问题分析
第五章 北京市农村投资体制分析
第一节 政府农业投资的范围与方式分析
第二节 近年来政府对北京市农村进行投资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政府农村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企业的农业投资分析
第六章 北京市农村融资体制分析
第一节 北京市农村融资体系现状
第二节 “都市型”三农的资金供需分析
第三节 北京市农村资金供需失衡的融资体制因素分析
第七章 部分国家农村投融资体制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农村投融资制度
第二节 法国的农村投融资制度
第三节 日本的农村投融资制度
第四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农村投融资体制的借鉴意义
第八章 北京市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完善北京市农村投融资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北京市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完善北京市农村投资体制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 深化北京市农村融资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第五节 健全北京市农村投融资体制的政策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体制问题研究》以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问题为典型案例,在对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投融资体制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而深入地总结北京市农村资金流转和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对北京市未来的农村资金投向进行合理筹划,以期筛选出资金投向重点。本项研究将对丰富和发展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并提供印证和经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