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书--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研究丛书:革命精神世界

封面

作者:顾红亮

页数:232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2081705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人民至上·中国第一第一最奋进研究丛书”由上海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分专题撰写,力求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充分反映贯穿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历史进程之中的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作用,为以史育人、以史咨政做有益的工作。本书是其中专门研究革命精神的专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讨论了革命精神理论体系的建构。在阐释精神革命的同时,也对具体精神形态产生的原因作了追根溯源。

作者简介

顾红亮,1971年生,浙江人。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2003—2004)、美国伊利诺伊大学(2007—2008)和哈佛大学 (2010—2011)等访问研究。主要著作有《实用主义的误读》、《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想象个人》(合著)、《儒家生活世界》、《实用主义的儒化》、《论责任》、《责任中国》、《杜威在华学谱》等。 聂大富,1985年生,云南人。法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史。近年来,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大视野大格局大趋势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中国共产党最年革命精神研究”。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生成和发展,被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一百年来,已经形成了光荣的革命精神传统,建构了革命精神的理论谱系。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传统是怎么形成的?革命精神理论体系有哪些主要内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这是本书关注的两个核心问题。怎么来描述中国共产党精神传统的形成过程?怎么来勾勒革命精神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回答这两个问题构成了本书的主要研究任务。

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革命精神研究的问题/1

第二节 革命精神研究的框架/4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逻辑/7

第一节 中共一大到新中国成立:革命精神的孕育成熟/8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革命精神的继承发展/40

第三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革命精神的与时俱进/63

第四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精神的传承创新/72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概念意蕴/82

第一节 “人人要有彻底的革命精 神”/82

第二节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 命”/87

第三节 “大力弘扬不懈奋斗精 神”/91

第四节 “革命精神和科学务实的统 一”/95

第五节 “以自我革命精神迎接新的挑 战”/97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理论基础/103

第一节 革命精神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104

第二节 革命精神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108

第三节 革命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113

第四章.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核心元素/125

第一节 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126

第二节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130

第三节 开拓创新的精神/137

第四节 艰苦奋斗的精神/142

第五节 无私奉献的精神/148

第六节 独立自主的精神/151

第五章.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识论建构/156

第一节 尊重客观事实/157

第二节 发挥主观能动性/160

第三节 精神的作用/162

第六章.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价值观建构/166

第一节 革命精神与集体主义/167

第二节 革命精神与意志热情/169

第三节 革命精神与自我革命/173

第四节 革命精神与理想人格/177

第七章.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方法论建构/185

第一节 辩证思维方法/187

第二节 战略思维方法/190

第三节 调查研究方法/197

第四节 群众工作方法/202

第八章.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践行路径/206

第一节 让革命精神融入日常行为/206

第二节 用革命精神引领社会风气/209

第三节 把革命精神化为文化力量/212

附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大事记/215

参考文献/229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书--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研究丛书:革命精神世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69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