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千年徽州梦·老徽州

封面

作者:赵焰

页数:434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396602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卷系赵焰徽州文化散文集萃。赵焰生长于徽州,又走出了徽州,这决定了他对于徽州的回望,既有情感的渗透,又有理性的思考。赵焰的徽州文化散文,不同于一般性游记随笔,是在阅尽徽州山水风光的同时,以一个文化行走者的姿态,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徽州的历史、文化、人物、风情等。各分册之间,既有整体概貌,又各有侧重。作者思想深刻而敏锐,文字极富有现代感和穿透力。有人评价赵焰的徽州散文,是“坐”中国文化的“天”,来“观”徽州文化的“井”。可谓一语中的,形象地概括了赵焰徽州文化散文的精髓和特点。 《千年徽州梦·老徽州》带领读者穿越回历史上的徽州。通过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还原第一最的徽州,发掘出徽州积淀千年的文化。

作者简介

赵焰,中国作协会员,安徽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出版散文集《思想徽州》《千年徽州梦》《行走新安江》《男人四十就变鬼》《平凡与诗意》《萤火闪烁》等;中短篇小说集《与眼镜蛇同行》;长篇小说《无常》;电影随笔集《夜兰花》《蝶影抄》;历史传记“晚清三部曲”(《晚清有个李鸿章》《晚清有个曾国藩》《晚清有个袁世凯》);以及历史随笔《在淮河边上讲中国历史》等。

本书特色

作家赵焰生于徽州,长于徽州,又走出这里,在他笔下的徽州,更具有别人不易觉察的神韵与灵性,而又可以跳出局限,以一个文化行走者的姿态,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充分描摹出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千年徽州梦·老徽州》是“赵焰文集”其中一册,带领读者穿越回历史上的徽州。

目录

总序
本卷序 苍白的乡愁
千年徽州梦
代序
壹如梦:春花秋月
山印象
水印象
民居印象
贰如幻:阴睛圓缺
历史就是记忆
虚幻的影像
家族的背影
叁如泡:阴历阳历
桃花源梦
风水宝地
金鳌山下
肆如影:八千里路
渔梁送別
徽商的故事
山外的世界
千年一觉扬州梦
伍如露:遍地风流
高人即仙
文房四宝的宿命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孤傲的渐江
天生一个黄宾虹
大爱陶行知
陆如电:镜花水月
徽州旧事
徽州出了个“老愤青”
风情茶馆
外婆的天井
尾 声
跋 语
老徽州
前言 那时花开
第一章 那些山川
叶挺的照片
旧时的黄山
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
黄山与名人
第二章 那些城镇
郁达夫笔下的屯溪
屯溪老街
徽帅 府歙县
最佳之处是水口
旺川村史
江 村
第三章 那些事儿
抗战时的徽州
营救美国飞行员
雄村中美合作所
婺源“回皖运动”
第四章 那些徽商
扬州的汪氏家族
无徽不成镇
祁红屯绿走天下
汪裕泰与汪惕予
传奇徽商胡雪岩
小上海的繁荣
黄山旅社
第五章 那些桃李
陶行知
徽州师范
第六章 那些人物
吕碧城
胡适
汪孟邹
最后的翰林许承尧
第七章 那些志异
赛金花
李苹香
第一长人詹世钗
第八章 那些徽菜
我的徽菜
徽菜
徽菜走天下
后记

节选

山印象 在更大的程度上,徽州就如一个婉约的梦。 梦是奇特的。如果站在高空看徽州,就会明白这个地方梦一般的意境。这里峰峦叠翠,绿水如带。北面是“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云蒸霞蔚,如梦如幻;东面是天目山,古木参天,连绵千里;境内还有称为“五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奇谲秀丽,峰峦叠嶂。除此之外,所在之地几乎全都是大大小小、知名不知名的山。群山相拱之中,新安江顺流而下,山水环峙,轻帆斜影。青山绿水之中,古村落星罗棋布,粉墙、黛瓦、马头墙,恬然自得,清淡文雅。 雄伟的黄山当然是群山之首。黄山最大的特点是鬼斧神工、匪夷所思,在黄山面前,人类只有惊叹。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云来时,波涛滚滚,群峰忽隐忽现;云去时,稍纵即逝,瞬息万变。黄山是名副其实的仙境。仙境是什么呢?人消受不起的东西,就只有神仙来消受了。说黄山是仙境就是这个意思。曾有人这样形容黄山,说很多山都是在山外看起来美,而进山之后发现不过如此,而黄山却不是这样,黄山是在山外看着美,进山之后,人在山中,会发现黄山更美。的确是这样,黄山的美,不仅仅是静止的,而且是运动的、奇妙的,它可以瞬息万变,随着春夏秋冬的交替、晴雨天气的变化、阳光月色的晕染,变幻无穷,翻陈出新。纵使你一千次来黄山,你也会有一千次新的感受和发现——初春,云里花开,香漫幽谷;盛夏,层峦叠翠,飞瀑鸣泉;金秋,枫叶似火,层林尽染;严冬,银装素裹,玉砌冰峰。 对于黄山,所有的文字都是一种累赘。黄山就是一个坐标,它是上天用来检测人的创造力,也是用来警示人的创造力的。有谁敢在黄山面前自满又自得呢?只有徒叹自己渺小的分量,也徒叹自己创造力的薄弱。黄山当然是属于徽州的,它代表着徽州的钟灵毓秀,同时又将徽州的美推向了一个极致,它是无法被超越的。在黄山面前,所有的山都自甘寂寞,但却不甘渺小——在徽州,每座山都有每座山的奇特,每座山都有每座山的风景,比如说齐云山的奇谲,清凉峰的神秘,牯牛降的繁杂。甚至,一些微不足道的山也都有着它的诱人之处,也都有着各自的性格和魅力。 从总体上来说,徽州的山是妩媚的,也是灵秀的。它们不是咄咄逼人的美丽,美丽是外相的,是一种虚假的东西,它没有用处,它不会看人,而只能被别人看。徽州的山是会看人的,它们看尽了沧桑,所以归于平淡。它们不属于雄奇的、艰险的和叛逆的,它们是属于小家碧玉型的,懂情、懂理而又无欲则刚,是那种看似寻常巷陌而又深藏着智慧的风格。当然,黄山和齐云山是徽州山峦的两极,它们可以说是徽州山峦的一种参照、一种反观,似乎是所有山的平凡才能孕育着它们的离奇和神异。不是说它们是高人一筹的,是出类拔萃的,它们同样是山。黄山是属于文学和诗的,是美和秀的,但黄山是太美了,是美丽到极限的那种,它容易让人们惊叹于它的美丽而忘却了其他所有的东西,容易因为美丽而丢失内容,比如文化、宗教等。我们可以把黄山和九华山相比。黄山天生的钟灵毓秀和精美绝伦似乎天生就是让人来观看的、来惊叹的,这样的美丽和脱俗使得它天生地与人世有一种距离感,它散着美的光辉,高高地耸立云端,如一轮理念的太阳。黄山的美丽绝伦,使得它在这个世界上一直保持着居高临下的姿势,它是俯瞰众生一览众山小的;与此同时,因为美丽至极,它也是简单的,它只是美的,它的美让所有赋予的意义都显得牵强附会。九华山则不同,九华山的大气、智慧、无欲则刚的整体感觉,更接近于佛的宗旨,所以凡是懂佛的人,只要看一眼九华山,必然认定这是佛的最好栖身地了。因为两者的精神是契合的,是合而为一的、是密不可分的,也因此,九华山承担了更多的文化、宗教意义。在这一点上,齐云山也不同,与众多徽州的山相比,齐云山的特点在于其奇谲和幽微。这是一种更接近于道教真谛的东西。不仅是齐云山,其他的道教名山,诸如四川的青城山、江西的龙虎山、湖北的武当山等,其实都是一种风格,是一种暗合道教精神剑走偏锋的感觉。P16-18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千年徽州梦·老徽州》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69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