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谭燕芝 著
页数:31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102330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历来备受政府和学界关注,但农村金融难题至今并未根本破题,农村金融排斥现象仍广泛存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代表着狭义的农村金融改革,由农村信用社改革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主体。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既缺乏必要的抵押担保品,也存在广泛的信息不对称,这制约了面向农村定位的农商行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均证实,信用环境的改善是破解农村金融排斥难题和实现农商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尽管这一模式的成功与可复制还需控制其他变量,如特色产业、金融基础设施和法律等。基于这一认识,本书将重点做以下工作:对信用环境作用于金融排斥与农商行可持续发展的机理给出严格理论解释;在一个逻辑一致的框架下构建“金融排斥—信用环境—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解释;构建多层次微观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为宏观判断提供微观基础。总而言之,农村金融难题的破题任重而道远,本书所做的工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破解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方向,推动中国农村的加速发展。
作者简介
谭燕芝,女,1962年生,湖南省株洲市人,经济学博士,现为湘潭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金融系主任,湘潭大学金融专硕(MF)学位点负责人,湘潭大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于2006年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学访问学习,并先后赴欧洲、非洲多所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多年来专注于农村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丰富的智库研究经历和田野调查经验,曾担任湖南省多家农商银行独立董事。于2013年与中央电视台记者赴湖南省浏阳市实地调研,参与拍摄央视内参片《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思考与探索——湖南浏阳农商银行服务“三农”模式调查》,该内参片呈报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CSSCI来源期刊及国内著名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4部,合著合编著作2部。
目录
第一篇 金融排斥的破解路径
第一章 农村金融排斥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金融排斥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分析
第三节 农村金融排斥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农村金融排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第二章 什么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导致农村金融排斥难题——基于2010年中部六省667县(区)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破解农村金融排斥难题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破解农村金融排斥难题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金融机构的数据选取与模型说明
第四节 各因素对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各因素差距在多大程度上解释金融排斥差距
第六节 破解农村金融难题需要多策并举
第三章 金融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户正规借贷行为研究
第一节 正规借贷行为对农村金融的影响
第二节 农户借贷行为相关的统计描述与研究设计
第三节 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研究结果
第四节 金融排斥对农户借款行为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获得贷款证能否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农户信贷约束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农户信贷约束模型的建立
第三节 农户信贷约束相关数据来源、变量和统计性描述
第四节 获得贷款证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获得贷款证带来的信贷约束强度分析
第二篇 良好信用环境的构建
第五章 基于Tobit模型的农户信用分析——来自CFPS的证据
第一节 农户信用相关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农户信任
第三节 农户信贷样本基本情况
第四节 农户信用相关变量说明与模型选择
第五节 农户信用能力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节 提高农户信用水平
第六章 信用环境的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EI指数及中国省级、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信用环境问题的形成
第二节 信用环境问题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信用环境相关数据来源及说明
第四节 信用环境与经济绩效
第五节 信用环境的影响因素
第六节 信用环境的重要性
第七章 转型期农村金融的信用环境建设研究
第一节 农村信用环境的建设
第二节 亲缘信用向契约信用的转变——基于特殊信任的自我实施效率
第三节 转型期间的信用环境治理
第四节 政府对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的政策引导
第五节 信用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第三篇 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 市场化竞争对金融支农水平影响的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农村金融发展背景
第二节 金融市场对金融中介的影响
第三节 农村金融支持的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第四节 农村金融支持的描述性统计
第五节 农村金融支持的实证模型
第六节 对农村金融市场格局的意见
第九章 农村小额信贷公司网点布局及支农成效研究——基于东、中、西部355家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实证分析
第一节 小额信贷公司对支农的影响背景
第二节 金融机构选址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金融机构支农成效理论分析
第四节 农村小额信贷公司网点布局的实证研究
第五节 农村小额信贷公司支农成效的实证研究
第六节 农村小额信贷公司网点布局的影响
第十章 农村金融网点扩张与县域资金外流——基于2005-2012年县域经验证据
第一节 农村资金外流的原因
第二节 农村金融对资金流动的研究假设
第三节 农村资金流动相关数据处理、变量设定和描述性统计
第四节 农村资金流动相关计量模型与内生性处理
第五节 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流动的实证分析
第六节 农村地区金融网点机构对资金外流的影响
第十一章 中国非政府组织小额贷款机构的使命偏移研究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小额贷款机构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第二节 小额贷款机构使命偏移的历史研究角度
第三节 小额贷款机构数据选择及统计性描述
第四节 小额贷款机构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第五节 对非政府组织小额贷款机构的政策建议
第四篇 农村金融发展与展望
第十二章 后脱贫时代下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是解决农户多维贫困的途径
第一节 我国社会网络对多维贫困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网络的功能
第三节 我国多维贫困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第四节 社会网络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社会网络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作用机制
第六节 社会网络对我国扶贫的启示意义
第十三章 非正规金融是促进农户脱贫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 我国扶贫成果及问题
第二节 金融发展与贫困减少的关系
第三节 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户脱贫的理论假设与分析
第四节 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户脱贫的实证研究
第五节 非正规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户脱贫的启示及政策建议
第十四章 普惠金融支持农户创业是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重要措施
第一节 我国扶贫现状及特征
第二节 国内外对创业减贫的研究
第三节 农户创业减贫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第四节 农户创业减贫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农户创业降低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第六节 我国实现持续脱贫的政策性建议
第十五章 金融能力、金融决策影响农村金融未来发展
第一节 国内外对影响贫困的因素研究
第二节 金融能力与贫困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设
第三节 金融能力与贫困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
第四节 金融能力影响贫困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抑制效应”下金融能力影响贫困的内在机理
第六节 金融能力对贫困的影响
第十六章 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
第一节 我国的贫困问题与普惠金融
第二节 对普惠金融的具体探讨
第三节 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普惠金融减贫的影响机制分析
第六节 普惠金融减贫的政策建议
结语 普惠金融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