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协同与创新:高职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

封面

作者:赵柯姜

页数:128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068807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能力结构和课程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审美观,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汉语言文学学习和提升应用能力是《协同与创新:高职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作者及同仁们多年来研究与实践的课题之一。该书是2019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打造煤炭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H-19272)的研究成果之一,试图以立德树人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背景,在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做一些探索。  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语言学科之一,汉语言文学教育对学生汲取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人文素质提升、身心健康发展及三观正确形成有着重要积极作用。现在以理工应用类为主的部分高职院校,对汉语言文学和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视度不够,一直倡导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不同程度忽略了校企文化、人文素质的渗透交融。

目录

第一章 人文素质培养与协同育人
第一节 人文素质培养的内涵及重要性
第二节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协同育人
第三节 人文素质培养与协同育人

第二章 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第一节 职业教育中的内涵及定位
第二节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第三节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第三章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育人职责
第二节 高职学生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高职学生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优化

第四章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
第一节 汉语言文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的关系
第二节 现阶段企业文化培育的有效尝试与借鉴
第三节 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的人文素养培养和提升策略
第四节 高职学生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创新模式思考
参考文献

节选

  《协同与创新:高职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  1.教学内容改革,开放教学时空,充实课堂内外空间  新教育理念主张教师的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教材的表面,教学的内容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如同土壤一般,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养料”当中主动汲取知识,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还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现代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高职汉语言教学课时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教师如何在课堂内外承担起自己的教学责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更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当前所有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2.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改编教材  经调查发现,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都是本科教材,这些教材均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弊端:以古文为主,缺少现代文;对于文学作品格外偏重,而对精美时文有所忽视;重视作品的欣赏,而对语言能力的培养有有所忽视。  从客观来讲,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的文字素养相对较低,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在学习上也普遍缺乏主动性。所以,对于高职学生,倘若教师强迫他们去理解那些深奥的文章,必然是“拔苗助长”,同时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曾经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上,也就是说,教材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要在必要与可能之间找到最佳接合点。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与实际需要,高职的大学汉语言文学教材应当侧重选择通俗易懂、篇幅较为短小、经典时尚且富有强烈感染力的文章和文学作品。  与此同时,还要坚持人文教育与语言训练并重,通过对民族精神、公民道德、人生观、荣辱观、人格尊严,这些自尊自强精神的渗透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在有效接受的基础上训练语言的运用能力,并基于学生自己的意愿,引导他们理解人生哲学和职业道德。  3.改进教学手段  目前,很多的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师仍然停留在“课本、粉笔、黑板加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手段层面上,其教学效果是比较有限的。使用图文并茂、声情相生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通过制造全方位的人文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让学生得以身临其境,受到审美感染,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家作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重视设疑提问,唤起积极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学习的兴趣一般是在探索和感悟疑惑的兴奋中培养起来的。存疑是思维的起点、是探索的动力、是求知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了解各单元、各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要充分了解学生,充分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向学生提问,并指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分析找到解决办法。  5.从教学目标出发,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大学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应转变传统的结果式评价方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在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能力和水平的变化;不仅要关注学生已获得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些行为表现,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变化情况,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一锤定音式的评价方法,采取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和变化。其次,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考试内容上要将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转换到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核,不但要注重结果,更要重视过程;不仅要重视理论课的学习,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要考察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应该注重对其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考试形式上应当改变传统的一纸化考试的模式,换以开卷考试、论文写作、案例分析等开放式的问题,以便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核。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协同与创新:高职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6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