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彤 潘延宾 朱亚丽 丁凯
页数:211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122599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19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湖泊水网地区传统村落的创新营建》的申报、立项、实施的全过程实录与总结为线索,以江汉平原环境及空间演变的基础研究为路径,通过对湖泊水网地区独有的传统村落风貌调查,以及在相关地域的乡村实践,梳理成湖泊水网地区村落创新营建的研究成果。 适用于响应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 的号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的广大基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相关学者、学生,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周彤、浙江诸暨人,1989年7月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现为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主要从事环境设计教学研究、当代艺术与环境设计研究、地域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 潘延宾,满族,1978年出生于河南原阳。2001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获工学学士。
目录
课题形成
1 研究基础
1.1 研究团队与路径
1.2 关于江汉平原环境及空间演变的基础研究…2湖泊水网地区的传统乡村创新营建研究
2.1 国家战略发展要求
2.2 地理范围
2.3 地域现状
2.4 突出问题
2.5 研究思路
2.6 近年在湖泊水网地区传统村落营建中的研究成果和实践
2.7 设计实践
项目实施
3 项目招生
4 课程结构
4.1 课程计划
4.2 课程设置
5 培训时间
6 师资力量
7 专家论坛
农业产业发展及提升策略
生态适应性评价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花园设计
湖泊水网地区乡村建设中的鸟类栖息地保护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建议
三个维度:关于传统村落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乡村区域规划体系的转变及思考
乡村演替——重庆传统聚落人地关系复合
生命的景观——江汉平原湿地生态农业景观模式研究
新文旅时代下的亲子综合文旅文创
天人合一的本意与当今之用
身份认同与乡村景观的表达和重构
建造“美丽乡村”的设计创新与美学品位
山、水、诗、意
江南乡村的“形”和“意”
荆楚派建筑设计与农村风貌
本土建造
设计结合自然
乡村建设实践
湖北仙岛湖风景区传统村落调查与旅游价值思考
现地域文化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内容及要点详解
荆州地区滨水城镇创作方案分析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景观概念规划模式
湖泊水网地区景观规划模式探索——以湖北庙滩镇为例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乡村照明亮化的几点思考
低科技艺术
诠释创意手绘表现
8 实践考察实录
9 人才培养工作坊
1 研究基础
1.1 研究团队与路径
1.2 关于江汉平原环境及空间演变的基础研究…2湖泊水网地区的传统乡村创新营建研究
2.1 国家战略发展要求
2.2 地理范围
2.3 地域现状
2.4 突出问题
2.5 研究思路
2.6 近年在湖泊水网地区传统村落营建中的研究成果和实践
2.7 设计实践
项目实施
3 项目招生
4 课程结构
4.1 课程计划
4.2 课程设置
5 培训时间
6 师资力量
7 专家论坛
农业产业发展及提升策略
生态适应性评价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花园设计
湖泊水网地区乡村建设中的鸟类栖息地保护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建议
三个维度:关于传统村落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乡村区域规划体系的转变及思考
乡村演替——重庆传统聚落人地关系复合
生命的景观——江汉平原湿地生态农业景观模式研究
新文旅时代下的亲子综合文旅文创
天人合一的本意与当今之用
身份认同与乡村景观的表达和重构
建造“美丽乡村”的设计创新与美学品位
山、水、诗、意
江南乡村的“形”和“意”
荆楚派建筑设计与农村风貌
本土建造
设计结合自然
乡村建设实践
湖北仙岛湖风景区传统村落调查与旅游价值思考
现地域文化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内容及要点详解
荆州地区滨水城镇创作方案分析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景观概念规划模式
湖泊水网地区景观规划模式探索——以湖北庙滩镇为例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乡村照明亮化的几点思考
低科技艺术
诠释创意手绘表现
8 实践考察实录
9 人才培养工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