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杜中军,徐丹璐
页数:24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306796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比较分析东南亚各国农业规划与政策,从农业经济学角度进行政策分析解读,归纳比较国家间农业发展规划和方向的异同,发掘各国农业发展的侧重点、目标及其背后的原理,让读者提供新角度,从农业宏观政策角度了解认识东南亚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及方向,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开放新格局战略背景下,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政策解读。
目录
第一篇 东南亚国家农业主要指标及农业规划政策
第一章 柬埔寨 3
第一节 柬埔寨社会经济与农业概况 3
第二节 柬埔寨农业机构 6
第三节 柬埔寨《农业五年发展战略计划(2014-2018年)》 8
第四节 柬埔寨农业发展规划与政策 10
第五节 粮农组织对柬埔寨农业总体规划 14
参考文献 16
第二章 泰国 17
第一节 泰国社会经济与农业概况 17
第二节 泰国农业机构 21
第三节 泰国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21
第四节 泰国农业发展规划与政策 23
第五节 粮农组织对泰国农业总体规划 30
参考文献 31
第三章 缅甸 32
第一节 缅甸社会经济与农业概况 32
第二节 缅甸农业机构 34
第三节 缅甸《农业发展第二个五年短期计划(2016-2020年)》 35
第四节 缅甸农业发展规划与政策 36
第五节 缅甸与粮农组织 41
参考文献 41
第四章 老挝 42
第一节 老挝社会经济与农业概况 42
第二节 老挝农业机构 46
第三节 老挝农林部《2025年农业发展战略》 47
第四节 老挝农业发展规划与政策 48
第五节 粮农组织对老挝农业总体规划 55
参考文献 57
第五章 越南 58
第一节 越南社会经济与农业概况 58
第二节 越南农业机构 61
第三节 越南农业政策回顾 62
第四节 越南农业发展规划与政策 64
第五节 粮农组织对越南农业总体规划 69
参考文献 71
第六章 菲律宾 72
第一节 菲律宾社会经济与农业概况 72
第二节 菲律宾农业机构 76
第三节 《菲律宾发展战略计划(2017-2022年)》 77
第四节 菲律宾农业发展现状与目标 78
第五节 菲律宾农业发展规划与政策 81
第六节 菲律宾与粮农组织 84
参考文献 86
第七章 马来西亚 87
第一节 马来西亚社会经济与农业概况 87
第二节 马来西亚农业机构 91
第三节 《马来西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16-2020年)》 92
第四节 马来西亚农业发展规划与政策 93
第五节 马来西亚与粮农组织 96
参考文献 97
第八章 印度尼西亚 99
第一节 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与农业概况 99
第二节 印度尼西亚农业机构 102
第三节 印度尼西亚农业发展规划与政策 103
第四节 粮农组织对印度尼西亚农业总体规划 107
参考文献 110
第九章 文莱 111
第一节 文莱社会经济与农业概况 111
第二节 文莱农业机构 115
第三节 文莱《农业与农产品局战略计划(2016-2020年)》 115
第四节 文莱农业发展现状与目标 116
第五节 文莱农业发展规划与政策 118
第六节 文莱与粮农组织 121
参考文献 122
第十章 新加坡 123
第一节 新加坡社会经济与农业概况 123
第二节 新加坡农业机构 127
第三节 《新加坡农粮与兽医局2017-2018年度报告》 129
第四节 新加坡农粮与兽医局农业政策 129
第五节 新加坡与粮农组织 135
参考文献 137
第二篇 农业政策与规划比较分析——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
第十一章 土地和水资源 141
第一节 土地和水资源的经济特性和重要性 141
第二节 各国土地资源政策比较分析 142
第三节 各国水资源政策比较分析 143
参考文献 145
第十二章 农业劳动力 146
第一节 东南亚国家农业劳动力情况 146
第二节 提高农业劳动力水平 148
第三节 各国农业劳动力政策比较分析 148
参考文献 151
本章附件 东南亚国家农业就业人口占比 151
第十三章 农业技术 152
第一节 农业技术及其类型 152
第二节 农业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153
第三节 各国农业技术政策比较分析 154
参考文献 157
第十四章 农业资金 158
第一节 农业资金概述 158
第二节 东南亚农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主要问题 159
第三节 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的重要性 161
第四节 各国农业资金政策比较分析 163
参考文献 167
第三篇 农业政策与规划比较分析——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热点问题角度
第十五章 保障粮食安全 171
第一节 粮食安全现状 171
第二节 影响粮食安全的原因分析 177
第三节 保障粮食安全的经济政策 183
第四节 东南亚国家的粮食安全政策 185
第五节 案例分析—— 以新加坡都市农业为例 186
参考文献 190
本章附件 东南亚各国粮食安全指数 191
第十六章 延长农业产业链 194
第一节 农业产业链及价值链分析 194
第二节 优化农业产业链的途径 196
第三节 东南亚各国农业产业链政策分析 198
第四节 粮农组织对延长农业价值链的探究与实践 200
第五节 案例分析—以美国农业产业集群为例 202
参考文献 205
第十七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 207
第一节 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07
第二节 可持续农业的提出 209
第三节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究与实践 209
第四节 东南亚各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分析 210
第五节 案例分析—以泰国有机农业为例 215
参考文献 218
第十八章 农业与气候变化 220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220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东南亚农业的主要影响 222
第三节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探究与实践 224
第四节 东南亚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 226
参考文献 228
节选
第一篇 东南亚国家农业主要指标及农业规划政策 在这个篇章,我们将了解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新加坡十个东南亚国家近年的农业发展情况及其农业规划与政策,其中大部分农业规划与政策信息都是来自各国农业机构官方的公开农业规划文件,内容客观真实,有助于读者对东南亚农业发展情况和政策规划形成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笔者通过收集农业相关的数据,包括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农业增加值占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农村人口与农业人口、三大产业就业人口占比等,采用图表形象地展示农业相关指标占比情况和数据趋势变化,给读者展示东南亚国家农业发展的基本概貌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并通过解读各国农业机构对农业农村的规划设想,让读者了解东南亚国家农业发展的侧重点和方向。此外,本书还加入了粮农组织的农业援助相关政策,并以此从另一个角度对东南亚国家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探索。 第一篇 东南亚国家农业主要指标及农业规划政策 第一章 柬埔寨 第一节 柬埔寨社会经济与农业概况 一、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一)经济发展水平 柬埔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历了长期的战争,1993年随着国家权力机构的相继成立,柬埔寨才得以实现民族和解,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柬埔寨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1993~2008年,柬埔寨GDP平均每年增长9.58%,随后出现了轻微的收缩(2008年GDP增速仅为0.48%),但GDP在2009~2016年实现了GDP平均每年增长9.93%的高速恢复(图1-1)。2017年柬埔寨GDP约合人民币153.01亿元,人均GDP增至9 909.25元 。 图1-1 柬埔寨GDP 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编制 经济的高速发展也让柬埔寨在减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柬埔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从2004年的50.2%下降到2012年的17.7%,2014年的贫困水平已下降到14%以下。贫困差距指数 从2004年的7.6%下降到2012年的0.97%。虽然柬埔寨经济和贫困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其政府在完善社会财富分配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粮农组织也将协助其提高居住在农村地区的贫农(这部分人口约占剩余贫困人口的90%)的生活水平,致力于让柬埔寨人民早日摆脱贫困。 (二)农业与国民经济 柬埔寨领土为碟状盆地,三面被丘陵与山脉环绕,中部为广阔而富庶的平原,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有湄公河和东南亚第一的淡水湖—洞里萨湖(又称金边湖),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业是柬埔寨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由图1-2可以看出,虽然2000年后农林渔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呈下降趋势,但农林渔业对柬埔寨经济的贡献仍然非常突出,2017年农林渔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3.38%,远远高于中国、东南亚国家平均和世界平均。 图1-2 柬埔寨、中国、东南亚国家平均和世界平均农林渔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编制 近年来柬埔寨继续保持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积极融入区域、次区域合作,参与区域连通计划的软硬设施建设,加大吸引投资,特别是私人领域投资参与国家建设,“四架马车”(指农业、以纺织和建筑为主导的工业、旅游业和外国直接投资)拉动经济稳步前行。柬埔寨计划部统计,2017年柬埔寨三大产业占GDP 的比重分别为农业占比23.4%,工业占比30.9%,服务业占比39.7%。 二、主要农业指标 表1-1展示了2008~2018年柬埔寨主要农业指标。柬埔寨土地面积为17.65万km2 ,2008~2018年农业用地基本保持稳定,在2010年还有所增加。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2016年数据,柬埔寨农业用地为5.46万km2,其中耕地面积为3.80万km2,占土地面积的21.53%。2008年起,柬埔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9.80%,农业人口占比从2008年的72.24%下降至2018年的25.74%。此外,虽然近年来柬埔寨的农村人口占比持续下降,但是速度较慢,直至2017年农村人口占比仍然很高,达到77.02%。表 1-1中最后一个农业指标反映出,虽然2008~2018年柬埔寨农林渔业对GDP的贡献有所下降,年平均下降3.72%,但农林渔业增加值依然逐年增加,其占比达到20%以上,成为柬埔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表1-1 2008~2018年柬埔寨主要农业指标 资料来源:根据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编制 图 1-3 展示了柬埔寨、中国、东南亚国家平均和世界平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000~2017年,中国的农村人口占比下降非常显著,比重减少22.08%,到2017年已非常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反观柬埔寨仅下降4.42个百分点,与中国、东南亚国家平均和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不断拉大。 图1-3 柬埔寨、中国、东南亚国家平均和世界平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编制 三、柬埔寨农业面临的挑战 柬埔寨皇家政府(Royal Government of Cambodia,RGC)在其制定的《国家环境战略和行动计划(2016-2023年)》中指出,尽管柬埔寨的农业部门在支持经济增长、确保公平、减少贫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橡胶、木薯、甘蔗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农业集约化速度加快,但是柬埔寨农业部门发展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农业基础设施欠发达,灌溉和排水系统有待完善;缺乏详细的土壤分类和土地利用空间规划;对土壤管理、种子品种选择等农业技术缺乏高效运用;农村信贷渠道有限;农作物采后管理和市场运营能力不足。 第二节 柬埔寨农业机构 柬埔寨农林渔业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e,Forestry and Fisheries,MA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