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封面

作者:陈昭[等]著

页数:198页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096793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研究中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前景。本篇以测度西部地区 (除西藏外) 11个省 (市、自治区) , 以下简称省,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为核心, 进而探讨如何利用各地区的承接优势, 精确打造承接平台和载体, 推动西部地区产业优化升级,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篇研究产业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从中观角度基于1999-2010年中西部地区16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 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 (PSM-DID) 验证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微观角度基于A股上市企业2001-2013年的财务数据, 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的实施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并且依据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程序对其内部机理进行了深入检验。下篇研究贸易政策与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基于西部地区2000-2018年时间序列数据以及西部地区1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 对进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效应进行测度。基于2003-2016年省级季度面板数据, 利用PSM-DID政策效应评估方法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是否产生显著的正向经济效应。进一步验证自由贸易区对经济增长的地区异质性, 对比分析上海、天津、福建、广东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产生的“制度红利”。最后, 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中国加入区域贸易协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

陈昭,1972年生,黑龙江庆安人,经济学博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计量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和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土生导师;中国商业史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货币理论、宏观经济、动态非稳定面板计量经济史学。在《中国经济史研究》《经济评论》《中国软科学》《财经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多部。

目录

上篇 中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前景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关于产业转移是否发生
1.2.2 关于产业转移的次序
1.2.3 关于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
1.2.4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产业承接能力的理论分析
2.1 产业转移理论
2.1.1 现有的产业转移理论
2.1.2 产业转移的动因
2.2 产业承接能力分析
2.2.1 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界定
2.2.2 影响产业承接能力的因素
3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
3.1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3.1.1 地区GDP和人均GDP对比分析
3.1.2 三大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3.1.3 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比分析
3.1.4 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对比分析
3.1.5 要素梯度对比分析
3.2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3.2.1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概况
3.2.2 西部地区利用内资概况
4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研究分析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1.1 构建原则
4.1.2 构建思路
4.1.3 构建指标体系
4.2 计算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4.2.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4.2.2 因子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4.3 分析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4.3.1 对比细分能力得分及排名
4.3.2 对比综合能力得分及排名
4.4 系统聚类进行比较
4.4.1 系统聚类法的原理与步骤
4.4.2 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5 西部地区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对策
5.1 第一类地区完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
中篇 产业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下篇 贸易政策与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附录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65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