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帅
页数:224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333497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帅行
内容简介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展现了一个都市热血青年的成长史与奋斗史。主人公杜韩森勇于创新,把握住各种稍纵即逝的商业机会,成功解决了众多的商业危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金融学家。作品不仅励志,而且大力倡导宽容、坚强、感恩等众多的优秀品德,给人以启发。
作者简介
杜帅,著名金融学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专家。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金融学博士后、访问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站导师。对外经贸大学社会保障与企业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多所高校特聘教授、MBA导师、名师库名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评论嘉宾,北京电视台专栏《帅味财经》常年固定评论员,北京电视台《数说北京》财经评论专家,中国教育电视台《帅说职场》主持人,凤凰网访谈类节目《帅说》主持人,北京交通广播1039常年特邀嘉宾,广东卫视《财经郎眼》常年特聘嘉宾,广东卫视《湾区新财经》常年特邀嘉宾,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特邀嘉宾,浙江卫视综艺节目《三个少年》点评嘉宾,天津卫视《跨时代战书》特邀嘉宾,大型打拐寻亲类节目《等着我·重逢》寻人团团长、主持人。中非共和国首席经济学家,多米尼克共和国首席金融学家。团中央“创青春”“挑战杯”中国青年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评审组组长、评委。工信部“创客中国”全国总决赛评委会主席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奖评委杜帅,著名金融学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专家。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金融学博士后、访问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站导师。对外经贸大学社会保障与企业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多所高校特聘教授、MBA导师、名师库名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评论嘉宾,北京电视台专栏《帅味财经》常年固定评论员,北京电视台《数说北京》财经评论专家,中国教育电视台《帅说职场》主持人,凤凰网访谈类节目《帅说》主持人,北京交通广播1039常年特邀嘉宾,广东卫视《财经郎眼》常年特聘嘉宾,广东卫视《湾区新财经》常年特邀嘉宾,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特邀嘉宾,浙江卫视综艺节目《三个少年》点评嘉宾,天津卫视《跨时代战书》特邀嘉宾,大型打拐寻亲类节目《等着我·重逢》寻人团团长、主持人。中非共和国首席经济学家,多米尼克共和国首席金融学家。团中央“创青春”“挑战杯”中国青年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评审组组长、评委。工信部“创客中国”全国总决赛评委会主席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奖评委
杜帅老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金融并购专家,知名投资人,作为实控人、大股东旗下先后实控5家上市公司,投资案例被写入MBA教程。
本书特色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展现了一个都市热血青年的成长史与奋斗史。主人公杜韩森勇于创新,把握住各种稍纵即逝的商业机会,成功解决了众多的商业危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金融学家。作品不仅励志,而且大力倡导宽容、坚强、感恩等众多的 品德,给人以启发。
目录
第一章 异乡异客
1 异国他乡 文化碰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2 管中窥豹 银行危机
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淮南子》
3 雷霆密雨 福祸相依
在坚冰还覆盖着北海的时候,我看到了怒放的梅花。
——《毛泽东自传》
4黎明之后 朝霞满天
成功的唯一秘诀,是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柏拉图
第二章 师海无涯
1 红日初升 其道大光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士必发于卒伍。
——《韩非子》
2 干将发硎 有作其芒
慎重者,始若怯,终必勇;轻发者,始若勇,终必怯。
——苏轼
3 前程似海 来日方长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纤毫物欲不相侵。
——王惟一
4 师海无涯 学亦无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第三章 传媒节目
1 临时救场 小试牛刀
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
《史典》
2 初出茅庐 大放异彩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道德经》
3 经世济民 孜孜以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第四章 金融市场
1 北方海产 危在旦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胡寄垣
2 深陷泥沼 不可自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3 独辟蹊径 剑走偏锋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胡寄垣
4 勠力同心 扭转乾坤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
第五章 似水柔情
1 日月星辰 山川草木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卜算子》
2 雨雪风霜 饮一杯无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
3 春水东流 未来可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