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教育扶贫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封面

作者:陈波涌,唐智彬著

页数:261页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67213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对世界范围内教育扶贫问题的观察和对我国教育扶贫战略的理解, 从多学科视角对教育扶贫进行深入的分析, 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推动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进行了全面整理, 同时对主要发达国家、主要发展中国家等12个国家教育扶贫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试图明确教育在扶贫体系中的地位。

作者简介

  陈波涌,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高级教师,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等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各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7篇。    唐智彬,教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CJA110157)等第一最、省部级项目15项,发表论文4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多篇。

本书特色

教育扶贫一直是世界组织及各国反贫困战略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一个国家教育普及的程度、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既是反贫困的目标,也是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本书是基于对世界范围内教育扶贫问题的观察和对我国教育扶贫战略的理解而策划的,笔者既尝试从多学科视角对教育扶贫进行深入的分析,又通过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推动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进行全面整理,同时对主要发达国家、主要发展中国家等12个国家教育扶贫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试图明确教育在扶贫体系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本书总结了根据群体特征确定的教育扶贫的内容,构建“教育与就业”互动的教育扶贫体系,重视教育扶贫的质量保障与监控等一系列重要国际经验。基于国际经验,本书提出在现行框架下对我国教育扶贫的展望:深刻理解教育价值,构建精准扶贫的教育立场与实践框架;以农村为重点,通过制度精准配置实现教育扶贫政策分类实施;资源建设和质量监测机制并重,构建教育扶贫质量保障体系;重点关注职业教育与培训,以体面就业促进贫困人群可持续发展。

目录

第一章 多学科视角下的教育扶贫分析
第一节 教育阻断贫困的相关理论研究
第二节 教育公平问题的多学科视角研究

第二章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历程与政策安排
第一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动教育扶贫的背景
第二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动教育扶贫的实践活动与政策安排
第三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动教育扶贫的演进历程
第四节 新自由主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扶贫的内在逻辑

第三章 世界银行推动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一节 世界银行教育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
第二节 世界银行教育扶贫政策的主题
第三节 世界银行教育扶贫的重要制度
第四节 世界银行教育扶贫的经验与反思

第四章 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一节 美国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二节 日本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三节 澳大利亚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四节 英国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五章 主要发展中国家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一节 巴西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二节 印度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三节 南非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四节 俄罗斯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六章 其他国家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一节 斯里兰卡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二节 马来西亚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三节 墨西哥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四节 泰国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第七章 中国教育扶贫的政策演进与现实路径
第一节 中国教育扶贫政策演进的基本脉络与特征分析
第二节 中国教育扶贫的成就与现存问题
第三节 对未来中国教育扶贫的展望

后记

节选

  《教育扶贫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一、战略规划  (一)千年发展目标:到2015年普及初等教育  如若把教育比作园丁培育花田的一个过程,掘土施肥、保障土壤条件适宜是花朵健康成长的关键,那么初等教育是教育基础且重要的阶段。没有初等教育打下的教育基础和掌握的先期知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既定的目标。初等教育不局限于书面知识,同样包括一些基础技能、社会准则、道德约束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幼年孩子的潜力与创造力,为后续的成长与教育提供坚实保障。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初等教育做基础,很难获得优秀的高等教育。  普及初等教育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目标2,然而,在所有目标中,儿童(尤其是女孩)教育对消除贫困的影响最大。研究表明,女孩接受中学教育多一年可以使她们未来的工资增加10%-20%。教育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改善健康、强调性别平等、促进和平与稳定的强有力手段。世界银行将教育放在其消除贫困使命的最前线,并且是发展中国家强大的外部教育资助者。自2000年启动“千年发展目标”以来,世界银行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已超过350亿美元。世界银行在目标2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2015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1%。比2000年的83%有所提高。全世界小学适龄儿童失学人数接近减半,2015年估计有5700万,而2000年有1亿。自“千年发展目标”制定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小学教育方面取得的进步是各个地区中最大的。2000-2015年,其净入学率增长了20个百分点,而1990-2000年,其净入学率只增长了8个百分点。1990-2015年,全球15-24岁的青年识字率从83%上升至91%。女性与男性的差距减小。  (二)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战略规划(2015-2020年)  青年就业问题一直是世界银行以及世界各组织关注的重点。每年都有大量的青年进入就业市场,但是他们往往缺乏就业机会,特别是在较为贫穷的经济体中。同时,在这些发展中国家或较为贫困的国家里,教育与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的匹配程度也有待加强。因此,解决青年失业问题,使每个青年都能拥有工作机会,对减少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青年就业问题联盟由埃森哲公司、国际劳工组织、国际青年基金会、国际计划组织、兰德公司、世界银行和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共同建立。该联盟认识到年轻人作为生产力和工作的积极推动者,他们有能力也必须决定自己的未来。赋予年轻人有效的技能、资源和机会,使他们能够积极和有效地就业,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但同时,机会的获取将取决于适当准备,这就需要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将教育、劳动力市场、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解决青年就业问题联盟在《动手解决青年失业:2015年基准报告》中指出,全球18亿青年中,目前有约33%未就业、未上学、未接受职业培训,且女性的就业情况愈来愈恶化。世界银行与解决青年就业问题联盟以所有青年都能获得工作机会、使他们有能力摆脱贫困、从而促进全球共同繁荣为愿景,以到2030年为1.5亿青年提供就业和生产性工作的支持为目标,提出了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战略规划。联盟通过与公共部门、私营部门的利益相关者开展实际研究和积极行动,大规模推进创新性解决方案。联盟基于实用主义理念,整合以“联系、学习、杠杆”(Link,Learn,Leverage)为核心的“3L”路径,增加青年的就业机会。首先,将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民用部门联系起来以整合资源和信息,以便确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并通过跨部门的协作和创新来推进落实。其次,通过在青年就业环境中广泛地收集和传播知识,与有针对性和高影响力的举措相结合,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学习议程。再次,联盟将在全球范围内生成并共享开放的知识和数据以及相关的实践见解,利用其知识和合作伙伴来促进公共、私营和民用部门的创新和运营,从而促成青年就业。  世界银行社会保护与劳动局局长阿鲁普·巴纳吉(Arup Banerji)、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委员会成员表示,世界银行的目标是在2030年为处于全球人口底层40%的群体消除极度贫困,促进共同繁荣。提供就业机会是分享发展红利和帮助脱离贫困的有效方法。因此,加大对青年(特别是极度弱势群体青年)的就业投入,是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教育扶贫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63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