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颖
页数:29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102266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一个社会的婚配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资源的集聚程度、分层体系的运转、人口的分布以及人口再生产等诸多方面,并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社会的开放性;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大众传媒,都始终对婚姻问题及其发展动态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度,婚姻家庭也一直都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书以北京市为大城市的代表和研究对象,深度挖掘北京市民政局计算机信息中心负责收集和维护的2004-2013年期间共10年的全部婚姻登记业务数据,将一系列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汇集,内容涵盖了结婚登记日期的选择、结婚年龄、通婚圈变动、异地通婚的特点、夫妇双方的民族、婚次和教育等的匹配特点、婚姻异动,以及婚配模式对大城市整体的人口结构影响等主题,通过对北京市婚姻变迁的研究结果来了解我国当前的婚配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走向这些发现也将为相关领域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政策决策提供启示和参照。
作者简介
高颖,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学士和工学学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主要致力于宏观经济政策建模、资源环境政策分析、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在《中国人口科学》《人口学刊》《统计研究》《人口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北京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和国际组织委托课题。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结婚登记日期的选择偏好
第一节 民俗文化、数字偏好与婚期选择
第二节 结婚登记日期的分布及其特点
第三节 启示和建议
第二章 针对婚姻匹配特征的初步考察
第一节 同类婚与婚姻梯度理论简述
第二节 婚配特点和分析
第三节 主要发现和结论
第三章 结婚年龄及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初婚年龄的变动趋势和特点
第二节 影响初婚年龄推迟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关于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的讨论
第四节 夫妇年龄差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第四章 通婚圈的变迁
第一节 族际通婚
第二节 两地婚姻
第三节 两地婚姻中的“追随”关系探讨
第四节 对通婚距离变化的一个考察
第五节 涉外婚姻
第五章 婚姻的解体与重构
第一节 离婚分析
第二节 再婚分析
第三节 政策对婚姻行为的影响——对“假离婚”的一个考察
第六章 婚姻背后的人口结构与治理
第一节 人口结构特点与变动趋势分析
第二节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人口结构变迁与治理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论
第一章 结婚登记日期的选择偏好
第一节 民俗文化、数字偏好与婚期选择
第二节 结婚登记日期的分布及其特点
第三节 启示和建议
第二章 针对婚姻匹配特征的初步考察
第一节 同类婚与婚姻梯度理论简述
第二节 婚配特点和分析
第三节 主要发现和结论
第三章 结婚年龄及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初婚年龄的变动趋势和特点
第二节 影响初婚年龄推迟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关于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的讨论
第四节 夫妇年龄差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第四章 通婚圈的变迁
第一节 族际通婚
第二节 两地婚姻
第三节 两地婚姻中的“追随”关系探讨
第四节 对通婚距离变化的一个考察
第五节 涉外婚姻
第五章 婚姻的解体与重构
第一节 离婚分析
第二节 再婚分析
第三节 政策对婚姻行为的影响——对“假离婚”的一个考察
第六章 婚姻背后的人口结构与治理
第一节 人口结构特点与变动趋势分析
第二节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人口结构变迁与治理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