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剑利 著
页数:33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102322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近代中国性别观念的变迁,主要通过考察围绕妇女问题建构的各种话语,揭示以“男女有别”为核心的传统性别观念在这些话语冲刷之下退隐的历程。近代中国性别观念的嬗变是由中西、新旧各种元素的碰撞、交织而来,涉及女子的习俗、地位、身份,以及女学、女权、自由平等、男女交际、婚恋、性道德等相互关联的诸多话题。围绕这些话题而发的各种言说蕴含紧张,它们并不仅仅是关于性别的,也包含文明进步和国族进化的想象。对儒家传统性别观念适用性的讨论和质疑,推动了性别观念的更新,但新观念的确立与旧传统的退隐并不是一个简单替换的过程,当中充满了争执、抵抗和反复。本书结合性别分析,把性别观念的变迁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动联系起来考察,揭示了新旧观念冲突、迭合与转化的复杂性。
作者简介
杨剑利,女,1974年生,1992—1996年就读于山西大学历史系,1996—200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清代政治社会史、近代社会史、性别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国妇女地位的社会考察”(03CZS009)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等课题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国新名词的形成、传播与学术文化的现代转”(00BZS017)子课题负责人;在《北京大学学报》《光明日报》《近代史研究》《江汉论坛》《史学月刊》《史林》《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著有《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同治王朝》等。
目录
导论
一、儒家性别观念:内外与尊卑
二、妇女史的性别问题
三、近代性别话语的中西问题
第一章 中西文明冲突中的“女俗”:晚清早期的议论
一、“不以男女当别为义”:“天使”看西洋
二、半文明国家:“上帝”观中土
三、复古与开新:《申报》论女俗
第二章 进化论与维新时期的女子再造
一、聚焦种族竞争:中国版的进化论
二、保种强国语境中的反缠足与兴女学
三、家外闺阁:“男女有别”与女学最初的实践
第三章 女权与女学的变奏:从“国民之母”到“贤母良妻”
一、呼唤“国民之母”:“女权”的兴起与演变
二、走向“贤母良妻”:清季民初女学的定位与困境
第四章 性别伦理的重建:五四前后的论争
一、女德复古:新彤史与旌表节烈
二、新文化人的贞操批判与论争
三、男女之别的突破:男女同校与社交公开
四、婚恋自由与新性道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一、儒家性别观念:内外与尊卑
二、妇女史的性别问题
三、近代性别话语的中西问题
第一章 中西文明冲突中的“女俗”:晚清早期的议论
一、“不以男女当别为义”:“天使”看西洋
二、半文明国家:“上帝”观中土
三、复古与开新:《申报》论女俗
第二章 进化论与维新时期的女子再造
一、聚焦种族竞争:中国版的进化论
二、保种强国语境中的反缠足与兴女学
三、家外闺阁:“男女有别”与女学最初的实践
第三章 女权与女学的变奏:从“国民之母”到“贤母良妻”
一、呼唤“国民之母”:“女权”的兴起与演变
二、走向“贤母良妻”:清季民初女学的定位与困境
第四章 性别伦理的重建:五四前后的论争
一、女德复古:新彤史与旌表节烈
二、新文化人的贞操批判与论争
三、男女之别的突破:男女同校与社交公开
四、婚恋自由与新性道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