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丹丹老师
页数:192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20993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版教材进行的归纳和解读,以及课后习题的答案分析。由于大学教材几乎全是文字的罗列与阐述,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会存在读不懂、学不明白的情况,尤其这本教材也是考研必用教材。教育学专业课很多都是背诵,但是背诵的前提是理解知识点,教材并没有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为此我们出版了教材全解系列图书。该系列图书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精炼总结,同时对于每个考点都会补充有趣的例子、画图或者拓展性的背景,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意义,才能更好的梳理知识点框架,更好的应对期末考试以及考研专业课的复习。
作者简介
丹丹老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本硕均为教育学专业。科班出身,专业功底深厚。2016年参加全国教育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总分252分,总成绩399分,以专业课第一、总分第一顺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为华东师大教育学专业课分数、初复试总分的高分记录保持者,是上海地区教育学考研专业课的第一名。从事教育学考研辅导四年,cctalk人气讲师,辅导学生接近万人。帮助众多教育学考研学子取得专业课高分成绩,顺利升入国内知名高校,如华东师大、北师大等部属师范院校,浙大、南京大学等著名综合大学。丹丹老师利用专业的教育学素养,秉持着热忱的教育情怀,不忘初心,不断为教育培训事业贡献力量,在教育学考研学生中享有极好的口碑。
本书特色
首先,本书的作者丹丹老师是最学府教育学考研状元,近几年辅导众多学生考入华东师大、北师大等名校。丹丹老师将自己的复习备考经验、结合近几年辅导学生的经验总结,依据大纲和教材编写此书,满足教育学专业考生需求。
其次,本书严格依据大纲,解读教材考点。本书根据教育学考研大纲和参考教材《当代教育心理学》编写,涵盖大纲所有知识点,精准匹配原参考教材。
再次,本书是教育学考研基础阶段第一用书,适合所有教育学考生使用,尤其适合教育学专业基础薄弱和跨专业零基础考生使用。考生可在复习全阶段使用此书:基础阶段复习,夯实教育学基础;强化冲刺阶段翻阅,系统感知教育学脉络。
最后,本书讲解通俗易懂,应实性极强。本书知识点表述通俗易懂,辅以白话式的举例、小技巧、小说明、小故事、小思考等对知识点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材考点。
目录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001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作用 ………………………………………………………………..001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003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005
第二章 学生心理发展………………………………………………………………………………………………………………. 010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010
第二节 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 ……………………………………………………………………………………….014
第三节 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017
第三章 学生个体差异………………………………………………………………………………………………………………. 025
第一节 个体的智力差异 ……………………………………………………………………………………………..025
第二节 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028
第三节 社会文化背景与性别差异 ………………………………………………………………………………..030
第四章 学习心理导论………………………………………………………………………………………………………………. 036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036
第二节 学习理论发展 …………………………………………………………………………………………………040
第五章 行为学习理论………………………………………………………………………………………………………………. 045
第一节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045
第二节 联结主义理论 …………………………………………………………………………………………………048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049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053
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 061
第一节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061
第二节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063
第三节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066
第四节 学习的信息加工论…………………………………………………………………………………………..070
第七章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078
第一节 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 ………………………………………………………………………….078
第二节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080
第三节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083
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085
第八章 学习动机……………………………………………………………………………………………………………………… 092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092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095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03
第九章 知识的学习………………………………………………………………………………………………………………….. 112
第一节 知识的分类与表征…………………………………………………………………………………………..112
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 …………………………………………………………………………………………………….115
第三节 错误概念的转变 ……………………………………………………………………………………………..117
第四节 学习迁移 ……………………………………………………………………………………………………….119
第十章 技能的学习………………………………………………………………………………………………………………….. 127
第一节 技能的概述 …………………………………………………………………………………………………….127
第二节 动作技能 ……………………………………………………………………………………………………….129
第三节 心智技能 ……………………………………………………………………………………………………….135
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142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142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过程 ……………………………………………………………………………………………..144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训练 ……………………………………………………………………………………………..147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150
第十二章 学习策略……………………………………………………………………………………………………157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157
第二节 认知策略 ……………………………………………………………………………………………………….160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164
第四节 学习策略的促进 ……………………………………………………………………………………………..166
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173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173
第二节 道德发展 ……………………………………………………………………………………………………….175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