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莫洪宪
页数:314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8024739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有关和谐社会与检察权的运用的论文集。所收录文章的作者主要是常年工作在检察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既有着深厚的理论涵养,又有着丰富的检察实践阅历,使得本书处处可见真知灼见。
本书对于相关实际工作者以及研究人员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目录
试论和谐社会建设与刑事检察政策调适
一、和谐社会建设与刑事检察政策的关系
二、和谐社会建设对刑事检察政策的调适要求
三、和谐社会建设中刑事检察政策的合理调适
四、结束语
试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检察环节的运用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出的背景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解读
三、检察工作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运用
反商业贿赂与和谐社会构建
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认识
二、商业贿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危害
三、反商业贿赂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论我国暂缓起诉制度的构建
一、暂缓起诉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二、我国建立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暂缓起诉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论和谐视野下的检察权及其运用牛
一、和谐建设对检察权及其运用提出新课题
二、检察权及其运用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三、和谐建设中检察权运用应当注意的问题
试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刑事申诉检察环节的运用
一、刑事申诉检察工作在司法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应当把握五个总的原则
二、刑事申诉检察工作在具体办理案件过程中贯彻“宽严相济”,应当正确解读“当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互补,宽严有度”
关于公诉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建立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工作机制
二、坚持“严打”工作机制与落实轻罪宽缓刑事政策的衔接
三、关于相对不起诉权的适用
论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地位的历史必然性
一、监督制约侦查权与审判权是检察权诱发的历史动因
二、检察权是完善诉讼机制、促进诉讼公正的重要手段
三、检察权决定于我国宪政结构,符合权力配置的基本原理
浅议当前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践与思考
一、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践探索
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制度思考
不起诉权与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博弈分析
一、被害人对不起诉制约机制的创设及其制度功效
二、不起诉程序的内部规范——不起诉听证程序的引入
……
一、和谐社会建设与刑事检察政策的关系
二、和谐社会建设对刑事检察政策的调适要求
三、和谐社会建设中刑事检察政策的合理调适
四、结束语
试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检察环节的运用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出的背景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解读
三、检察工作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运用
反商业贿赂与和谐社会构建
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认识
二、商业贿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危害
三、反商业贿赂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论我国暂缓起诉制度的构建
一、暂缓起诉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二、我国建立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暂缓起诉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论和谐视野下的检察权及其运用牛
一、和谐建设对检察权及其运用提出新课题
二、检察权及其运用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三、和谐建设中检察权运用应当注意的问题
试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刑事申诉检察环节的运用
一、刑事申诉检察工作在司法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应当把握五个总的原则
二、刑事申诉检察工作在具体办理案件过程中贯彻“宽严相济”,应当正确解读“当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互补,宽严有度”
关于公诉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建立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工作机制
二、坚持“严打”工作机制与落实轻罪宽缓刑事政策的衔接
三、关于相对不起诉权的适用
论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地位的历史必然性
一、监督制约侦查权与审判权是检察权诱发的历史动因
二、检察权是完善诉讼机制、促进诉讼公正的重要手段
三、检察权决定于我国宪政结构,符合权力配置的基本原理
浅议当前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践与思考
一、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践探索
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制度思考
不起诉权与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博弈分析
一、被害人对不起诉制约机制的创设及其制度功效
二、不起诉程序的内部规范——不起诉听证程序的引入
……
节选
《和谐社会与检察权的运用》是一本有关和谐社会与检察权的运用的论文集。所收录文章的作者主要是常年工作在检察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既有着深厚的理论涵养,又有着丰富的检察实践阅历,使得《和谐社会与检察权的运用》处处可见真知灼见。
《和谐社会与检察权的运用》对于相关实际工作者以及研究人员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