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爱平,丁炎明
页数:112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1173143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篇 理论篇章 基础医学理论,第二章 预防医学与院内感染控制理论,第三章 全科医学理论,第四章 护理风险管理理论,第五章 护理学导论理论,第六章 基础护理学理论,第七章 内科护理学理论,第八章 外科护理学理论,第九章 妇产科护理学理论,第十章 儿科护理学理论,第十一章 中医护理学理论,第十二章 精神科护理学理论,第十三章 皮肤科护理学理论,第十四章 五官科护理学理论,第十五章 康复护理学理论,第十六章 放疗护理学理论,第十七章 营养学理论,第十八章 急救护理学理论,第十九章 灾害护理学理论,第二十章 重症护理学理论,第二十一章 医技基本理论 第二篇 技能篇章 基础护理技术,第二章 感染控制技术,第三章 内科护理技术,第四章 外科护理技术,第五章 妇产科护理技术,第六章 儿科护理技术,第七章 中医护理技术,第八章 五官科护理技术,第九章 急救护理技术,第十章 重症护理技术,第十一章 特殊专科技术及护理,第十二章 常用检查和治疗技术
作者简介
王爱平,教授,主任护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兼),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疾病护理,近年发表论文50篇,其中SCI收录3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及专著16部;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省部级课题7项;曾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五一”标兵、第三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三等奖、第七届辽宁省青年科技奖及辽宁省很好护士等荣誉。兼任中华护理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行政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护理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护理学会管理分会主任委员等。
本书特色
阐述基本理论——内容全面,问答式呈现
考核基本知识——海量试题,多功能实现
展示基本技能——丰富视频,真实性再现
集学习、训练、测试、考核功能于一体的护士第一工具
目录
第一章基础医学/2
第一节解剖学/2
第二节生理学/6
第三节病原生物学/10
第四节免疫学/14
第五节药理学/18
第六节病理学/21
第二章预防医学与医院内感染控制/26
第一节预防医学/26
第二节无菌技术/30
第三节清洗、消毒、灭菌/37
第四节隔离技术/45
第三章全科医学/54
第四章护理学导论/63
第一节护理程序/63
第二节护理理论/69
第三节循证护理/77
第四节护理伦理/85
第五节护患沟通与心理护理/93
第六节健康教育/100
第七节护理科研/107
第八节安宁疗护/113
第九节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119
第五章护理风险管理/126
第一节压力性损伤/126
第二节跌倒/坠床/134
第三节深静脉血栓/143
第四节自杀/154
第六章基础护理学/163
第一节环境/163
第二节入院和出院护理/171
第三节患者舒适与安全护理/179
第四节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187
第五节患者排泄需要与护理/194
第六节给药治疗护理/201
第七节静脉输液与输血/211
第八节病情观察/218
第九节护士职业防护/226
第七章内科护理学/234
第一节诊断学/234
第二节症状学/245
第三节心血管内科/275
第四节呼吸内科/288
第五节消化内科/299
第六节血液内科/308
第七节内分泌与代谢科/318
第八节肾内科/331
第九节风湿免疫性疾病/346
第十节神经内科/357
第十一节传染科/369
第十二节老年病科/388
第八章外科护理学/401
第一节麻醉护理和疼痛护理/401
第二节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408
第三节普通外科/415
第四节心脏外科/439
第五节胸外科/453
第六节神经外科/463
第七节泌尿外科/476
第八节骨科/492
第九节烧伤、整形科/506
第十节器官移植/512
第九章妇产科护理学/533
第一节妇科/533
第二节产科/561
第十章儿科护理学/598
第一节儿科/598
第二节新生儿科/633
第十一章中医护理学/646
第十二章精神科护理学/669
第十三章皮肤科护理学/682
第一节红斑鳞屑性皮肤病/682
第二节变态反应性皮肤病/689
第三节浅部真菌病感染性皮肤病/712
第四节自身免疫性皮肤病/722
第五节病毒感染性皮肤病/730
第六节性传播疾病/737
第十四章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748
第一节眼科/748
第二节耳鼻咽喉科/758
第三节口腔科/770
第十五章康复护理学/780
第十六章放射治疗护理学/792
第十七章营养学/803
第十八章急救护理学/814
第一节心搏骤停/814
第二节急性中毒/823
第三节多发创伤/832
第十九章灾害护理学/843
第一节地震救护/843
第二节水灾、火灾救护/848
第三节化学伤救护/853
第二十章重症护理学/859
第一节休克/859
第二节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866
第二十一章医学影像学/875
第二篇技能篇
第一章基础护理技术/896
第一节铺床法/896
第二节患者清洁/897
第三节生命体征测量/900
第四节给药/907
第五节静脉输液/915
第六节静脉输血/920
第七节皮内注射/921
第八节冷、热疗法/922
第九节导尿术/928
第十节胃管置入与鼻饲/930
第十一节灌肠/932
第十二节标本采集/936
六、鼻咽拭子标本采集法/942
第十三节身体约束/943
第十四节转运/945
第十五节尸体料理/947
第二章感染控制技术/949
第一节手卫生/949
第二节穿脱防护服/952
第三节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952
第三章内科护理技术/954
第一节吸氧/954
第二节吸痰/955
第三节三腔二囊管置入/956
第四节床边快速血糖测定技术/959
第五节肾活检穿刺术的护理配合/961
第六节腹膜透析/964
第七节血液透析/967
第八节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969
第四章外科护理技术/972
第一节胸腔闭式引流/972
第二节膀胱冲洗/974
第三节胃肠减压/976
第四节颅内压监测/978
第五节徒手肌力测定/979
第六节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估/980
第七节牵引/982
第五章妇产科护理技术/986
第一节产科护理技术/986
第二节妇科护理技术/1005
第六章儿科护理技术/1013
第一节头皮静脉输液/1013
第二节光照疗法/1014
第三节婴儿抚触/1015
第四节新生儿脐部护理/1017
第五节新生儿复苏/1018
第六节温箱使用法/1021
第七章中医护理技术/1023
第一节拔罐法/1023
第二节刮痧法/1024
第三节毫针刺法/1025
第四节艾条灸/1026
第五节中药湿敷法/1027
第六节中药熏洗法/1028
第七节敷贴法/1029
第八节热熨法/1030
第九节穴位注射/1031
第八章皮肤科护理技术/1033
第一节外用药给药法/1033
第二节外用药封包法/1033
第三节水疱减压法/1034
第四节冷湿敷法/1035
第五节局部封闭注射/1036
第六节挤压粟丘疹(疣)法/1037
第七节换药与拆线/1038
第九章眼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1041
第一节滴眼药/1041
第二节涂眼药膏/1042
第三节结膜下注射/1042
第四节球后注射/1043
第五节泪道冲洗/1044
第六节眼部加压包扎法/1045
第七节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配合/1046
第八节外耳道冲洗法/1047
第九节外耳道滴药法/1048
第十节滴鼻法/1048
第十一节鼻腔冲洗法/1049
第十章口腔科护理技术/1051
第一节玻璃离子水门汀调拌技术/1051
第二节硅橡胶印模材料调拌技术/1053
第三节聚醚橡胶印模材料调拌技术/1054
第四节唇部伤口清洗法/1057
第五节唇腭裂患儿的喂养方法/1057
第十一章急救护理技术/1061
第一节洗胃术/1061
第二节心肺复苏术/1062
第三节除颤/1066
第四节气管插管/1067
第五节止血、包扎、固定/1070
第六节海姆立克法/1075
第十二章重症护理技术/1077
第一节输液泵/1077
第二节中心静脉压监测/1079
第三节心电与血氧饱和度监护/1080
第四节有创动脉血压监测/1082
第五节俯卧位通气/1085
第六节体外膜肺氧合/1086
第十三章特殊专科技术及护理/1090
第一节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1090
第二节静脉输液港植入/1092
第三节中心静脉导管置入/1096
第四节化疗药物配制/1098
第五节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1101
第六节更换造口袋/1102
第十四章常用检查和治疗技术/1105
第一节胃肠镜检查/1105
第二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107
第三节冠状动脉造影/1110
第四节体外冲击波碎石/1111
第五节质子治疗/1114
第六节无抽搐电休克治疗/1115
参考文献/1118
模拟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