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任继昉,刘江涛
页数:672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1011512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释名》,别称《逸雅》,东汉末年刘熙著,是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经典著作。它以声训(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式,推求事物得名之由,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今本8卷27篇,所释为东汉刘熙的《释名》,从天文地理、人体、人伦、语言、衣食起居、文书、器具、病丧共八个大类中取材选词,收录了1400多个条目,以事类为经,分为释天、释地、释山等二十七篇,大类之下又有小类,层次分明,次序井然。全书又以义类为纬,广泛采用声训手段,追溯人、物、事之名源,类似于一部语源词典,以大量的溯源实践启迪着后世的汉语语源研究,从而成为汉语言文字学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全本约请专家以明嘉靖三年储良材、程鸿刊翻宋本《释名》为底本,并参照其他版本进行校勘,在此基础上进行题解、注释和翻译,方便普通大众读者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任继昉,1955年5月1日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1973年春高中毕业,先后任教于村小学、乡中学;1979年秋考入开封师范学校,于1982年夏毕业留校任教;1984年秋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攻读汉语史,师从于安澜先生,于1987年夏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春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攻读汉语史,师从蒋礼鸿先生,于1989年底获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1月聘为副教授,1994年11月聘为教授,现任中南大学文学院三级教授。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员,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员。
本书特色
1,《释名》与《尔雅》《方言》《说文解字》一起,并称为汉代语言文字学“四大名著”。
2,集汉代“声训”之大成,推求事物或概念命名的来由,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右文说”和段玉裁、王念孙等人的“因声求义”学说。
3,名物众多,涵盖天文、地理、历史、伦理、饮食、建筑、工艺、军事、文学、音乐、中医等诸多领域,相当于一部记录汉代生活日常的小型百科全书。
4,书末设有词语笔画索引,便于检索一千七百多个被释名的词语。
目录
释名序
释名卷
释地
释地第二
祥山第三
释水第四
释丘第五
释道第六
释名卷第二
释州国第七
韩形体第八
释名卷第三
释姿容第九
释长幼第十
释未属第十一
释名卷第四
导言语第十二
释饮食第十三
……
节选
1.26 金①,禁也,其气刚严,能禁制物也②。
【注释】
①金:五行之一。五行学说谓西方、秋天为金。
②能禁制物也:原作“能禁制也”,据疏证本等增一“物”字。疏证本曰:“今本作‘其气刚严,能禁制也’,据《太平御览》引改。”周祖谟说:“毕本据《御览》引改为‘气刚毅,能禁制物也’,义较完备。”
【译文】
金,得名于“禁”,它的气质刚强严峻,能够控制约束别的物类。 1.27 木①,冒也②,华叶自覆冒也③。
【注释】
①木:五行之一。五行学说谓东方、春天为木。
②冒:覆盖,笼罩。
③华(huā)叶:花与叶。华,花。
【译文】
木,得名于“冒”,花与叶能够把自身覆盖。 1.28 水①,准也,准平物也②。
【注释】
①水:五行之一。五行学说谓北方、冬天为水。
②准平:均等,均衡。准平,或称“准”,是古代测量水平、平面的仪器,故有“均等”“均衡”义。此指“衡量”之义。
【译文】
水,得名于“准”,衡量其他物类。 1.29 火①,化也,消化物也。亦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
【注释】
①火:五行之一。五行学说谓南方、夏天为火。
【译文】
火,得名于“化”,能够熔化其他物类。又说是“毁”,其他物类进入火里都毁坏了。 1.30 土①,吐也②,能吐生万物也。
【注释】
①土:五行之一。五行学说谓中央为土。
②吐:长出,生出。
【译文】
土,得名于“吐”,能够吐生一切植物。 1.31 子①,孳也②,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于《易》为“坎”③。坎,险也。
【注释】
①子:十二地支的第一位。可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等十二地支,叫“十二辰”。太岁由东向西运行,运行到某处,这一年就叫“太岁在某”,由此顺推。也可用以纪月。农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余类推。
②孳:滋生,繁殖。
③坎:《周易》卦名。八卦之一。象征险难,代表水,为北方之卦。《周易·坎》:“彖曰:‘习坎,重险也。’”
【译文】
子,得名于“孳”,温暖之气开始萌发,万物在下面繁殖滋长。子在《周易》里属于“坎卦”。坎,得名于“险”。 1.32 丑①,纽也,寒气自屈纽也。于《易》为“艮”②。艮,限也,时未可听物生③,限止之也。
【注释】
①丑:十二地支的第二位。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二月。
② 艮(gèn):《周易》卦名。八卦之一,也为六十四卦之一。《周易·说卦》:“艮,止也。”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艮为山,山是静止不动之物,故艮为止。”
③听:听凭,任凭。
【译文】
丑,得名于“纽”,寒冷之气自动纽结。丑在《周易》里属于“艮卦”。艮,得名于“限”,时机还不能听任万物生长,对它们有所限制阻止。 1.33 寅①,演也②,演生物也。
【注释】
①寅:十二地支的第三位。用以纪月,即农历正月。
②演:蔓延。
【译文】
寅,得名于“演”,繁衍生长万物。 1.34 卯①,冒也,载冒土而出也②。于《易》为“震”③。二月之时,雷始震也。
【注释】
①卯:十二地支的第四位。用以纪月,即农历二月。
②载(zài):开始。
③震:《周易》卦名。八卦之一,象征雷。《周易·震》:“象曰:洊雷,震。”孔颖达疏:“洊者,重也,因仍也。雷相因仍,乃为威震也。”
【译文】
卯,得名于“冒”,开始冒出土壤萌发。卯在《周易》里属于“震卦”。
二月的时候,雷开始震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