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董雪花 应文琪 郭希伟 孙玉河 耿雪 辛
页数:333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70262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近年来,心脏病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出现、介入诊疗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拓宽了心内科诊疗领域,使我们对心血管病的认识更加全面,诊断更加准确,治疗措施更加直接有效,使心血管病救治体系更加规范和完善,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本书重点介绍了各种常见心血管病的诊断和处理,各种心脏急症的抢救和处置,包括近年有关新理论、新检查方法和新治疗策略及介入性诊疗手段,并对心脏病用药进行了讨论。
目录
第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
第一节 房间隔缺损
第二节 室间隔缺损
第三节 动脉导管未闭
第四节 主动脉缩窄
第五节 主动脉中断
第六节 法洛四联症
第七节 主动脉窦瘤破裂
第二章 心脏瓣膜病
第一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
第二节 二尖瓣狭窄
第三节 三尖瓣关闭不全
第四节 三尖瓣狭窄
第五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第六节 主动脉瓣狭窄
第七节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第三章 高血压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
第二节 继发性高血压
第三节 高血压危象
第四节 高血压与代谢病
第四章 老年心力衰竭
第一节 急性左心衰竭
第二节 难治性心力衰竭
第三节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第四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引起的急性右心衰竭
第五章 冠心病
第一节 冠状循环的生理
第二节 心脏的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
第三节 冠状动脉系统微血管的功能与调节
第四节 冠状循环的病理生理
第五节 心肌缺血的代谢和形态学改变
第六节 冠心病的分型
第七节 冠心病的防治原则
第八节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第九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第十节 隐匿性冠心病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第十一节 猝死型冠心病
第十二节 特殊类型冠心病
第十三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第六章 冠心病介入治疗
第一节 冠心病介入治疗概况
第二节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本器械选择
第三节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第四节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技术评价
第五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第六节 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第七章 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中西医治疗
第一节 心律失常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三节 原发性心肌病
第四节 心包炎
第五节 肺源性心脏病
第六节 心脏神经官能症
第七节 心绞痛
第八节 急性心肌梗死
第九节 风湿性心瓣膜病
第十节 心源性休克
第十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八章 心电图
第一节 心房异常
第二节 心室肥大
第三节 慢性缺血综合征
第四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
第五节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
第六节 窦性心律失常
第七节 过早搏动
第八节 阵发性心动过速
参考文献
第一节 房间隔缺损
第二节 室间隔缺损
第三节 动脉导管未闭
第四节 主动脉缩窄
第五节 主动脉中断
第六节 法洛四联症
第七节 主动脉窦瘤破裂
第二章 心脏瓣膜病
第一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
第二节 二尖瓣狭窄
第三节 三尖瓣关闭不全
第四节 三尖瓣狭窄
第五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第六节 主动脉瓣狭窄
第七节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第三章 高血压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
第二节 继发性高血压
第三节 高血压危象
第四节 高血压与代谢病
第四章 老年心力衰竭
第一节 急性左心衰竭
第二节 难治性心力衰竭
第三节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第四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引起的急性右心衰竭
第五章 冠心病
第一节 冠状循环的生理
第二节 心脏的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
第三节 冠状动脉系统微血管的功能与调节
第四节 冠状循环的病理生理
第五节 心肌缺血的代谢和形态学改变
第六节 冠心病的分型
第七节 冠心病的防治原则
第八节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第九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第十节 隐匿性冠心病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第十一节 猝死型冠心病
第十二节 特殊类型冠心病
第十三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第六章 冠心病介入治疗
第一节 冠心病介入治疗概况
第二节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本器械选择
第三节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第四节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技术评价
第五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第六节 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第七章 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中西医治疗
第一节 心律失常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三节 原发性心肌病
第四节 心包炎
第五节 肺源性心脏病
第六节 心脏神经官能症
第七节 心绞痛
第八节 急性心肌梗死
第九节 风湿性心瓣膜病
第十节 心源性休克
第十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八章 心电图
第一节 心房异常
第二节 心室肥大
第三节 慢性缺血综合征
第四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
第五节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
第六节 窦性心律失常
第七节 过早搏动
第八节 阵发性心动过速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