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虹含,汪存华
页数:288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196077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作者从理论层面对各微观经济主体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从实证层面用微观化的角度研究了货币政策对企业、银行、居民、中央银行、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与传导机制。探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微观基础,通过研究各种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进而了解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导和管理好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紧密,对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指导意义。本书适用于从事银行货币政策及金融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也可供从事企业投资领域的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李虹含,金融学博士后,正高级经济师,中共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第19—20批援疆博士服务团成员,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国资委、华夏银行总行派出。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现挂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主管金融副市长。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财经评论员,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人民日报特约作者。
李虹含博士曾长期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西大学等十余所高校担任金融学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并担任EMBA、MBA课程班专业老师。同时,李虹含博士曾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华夏银行总行供职。在《金融研究》《人民日报》《半月谈》《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金融》《金融时报》《银行家》等权威报刊发表文章一百余篇,主持国家级课题多项,荣获十余个国家、省部级奖项。
汪存华,博士学位,中组部、团中央第18批、第19批、第20批援疆博士团成员,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伊犁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曾任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信息协会京津冀大数据联盟理事,人民出版社《中国百年女性人物辞典》(财经管理卷)分册主编等。近年获得资助课题10余项,主持课题包括: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项、河北省社科重点项目1项、河北省教改课题1项等;在CSSCI、北大核心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译著10部。主要从事应用经济学、大数据、国际贸易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2013年至今,担任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师,副教授。期间,2015年在河北邢台市新河县西李家庄村驻村扶贫1年。
本书特色
本书适用于从事银行货币政策及金融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也可供从事企业投资领域的人员参考。
目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五、研究方法和所需数据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货币政策传导的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效应
第一节 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理论
一、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存在的前提
二、中国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的现状
第二节 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择与统计特征描述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特征检验
三、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小结
第二章 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银行异质性
第一节 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理论
一、CC—LM理论
二、银行的异质性理论
第二节 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二、模型设定
三、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小结
第三章 货币政策传导的居民资产负债表渠道:居民财富效应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与居民财富效应的稳定性
一、居民财富效应与货币政策调控的研究线索
二、居民财富效应稳定性的实证检验
第二节 房地产价格财富效应的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的房价财富效应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小结
第四章 货币政策与国家资产负债表调整机制:风险评估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与主权债务风险理论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制度性的失衡
二、“金融加速器”与债务风险
三、“三元悖论”与债务风险
四、中国主权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现状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与国家资产负债表风险
一、债务风险指标选取说明
二、债务风险的实证评估
三、主权债务与货币政策间的动态调整
小结
第五章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调整机制:次债危机后
第一节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调整机制
一、货币政策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再平衡机制
二、货币政策的央行资产负债表组合效应机制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国别经验
一、关联储货币政策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二、欧洲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资产负债表分析
第三节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资产负债表分析
一、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
二、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分析
小结
第六章 货币政策与微观经济主体的联动效应:DSGE模型
第一节 联动效应仿真模型的构建
一、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特点
二、微观经济主体的模型设定
三、货币政策工具、冲击设定与求解
第二节 仿真模型估计与联动效应
一、模型的参数估计
二、基于方差分解的调控效果分析
小结
第七章 人民币国际化、中哈合作及霍尔果斯口岸经济带发展
第一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对策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启动背景与发展现状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
三、能源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
四、中关贸易摩擦之后中国与中亚间能源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基础
五、中美贸易摩擦后能源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第二节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创新发展战略及对策
解析
一、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发展现状
二、中哈合作中心SWOT分析
三、中哈合作中心面临的现实问题
四、中哈合作中心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霍尔果斯口岸经济发展与创新模式探究
一、合作中心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二、合作中心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三、合作中心在促进人民币在中亚五国推广中遇到的瓶颈与困难
四、合作中心下一步发展建议
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结论的政策内涵
三、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第一章中使用的Stata程序
附录2 第六章模型参数贝叶斯估计的I)SGE程序
附录3 第六章中参数的先验分布与贝叶斯估计结果
附录4 第六章中六种冲击的光滑性估计
附录5 第六章中参数估计收敛性检验的单变量诊断统计量
附录6 本文所用到的中国1996—2013年部分季度宏观数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