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岳玲
页数:300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008759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我国现代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论述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对技能养成、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提升、职业资格认证对技能规范化、职工创新工作室对技能发展、现代师徒制对技能传承和创新、激励政策对技能提升动力、跨国交流合作对技能靠前化的作用,并从多元治理的视角分析了各主体在技能形成体系中的耦合和互动机制,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作者简介
岳玲,管理学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关系和工会工作、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文化等,长期关注产业工人技能提升领域。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目录
一、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3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18
三、基于工匠精神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24
第二章 职业教育和产业工人技能养成
一、不同历史阶段的职业教育与产业工人技能养成33
二、新时代职业教育在我国产业工人技能养成中的作用39
三、职业教育在我国产业工人技能养成方面的现状和问题45
四、国外职业教育在产业工人技能养成方面的经验借鉴53
五、职业教育与产业工人技能养成的未来发展56
第三章 职业培训和产业工人技能养成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职业培训发展65
二、新时代职业培训在产业工人技能养成中的作用75
三、职业培训在产业工人技能养成方面的现状及问题79
四、职业培训在产业工人技能养成中的经验借鉴85
五、职业培训与产业工人技能养成的未来发展91
……
节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同时,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因此,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主攻方向就是提高供给质量,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我国实体经济从发展数量和效益提高向发展质量和效率提升转变。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增加了市场竞争的难度,以华为为代表的一些中国企业不断遭受来自美国的制裁,尤其是在高端芯片等的供应上被封杀,也逼迫我们不得不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业强国,需要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
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改革方案》明确指出,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中坚力量、骨干力量和有生力量。为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作用,《改革方案》出台了25条改革举措,涉及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技能提升、作用发挥、支撑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产业工人技能的提升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制造质量,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方案》提出“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指出要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等相关制度体系,重新建构有利于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体制环境。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指出产业工人技能养成以及规范化发展机制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我们在充分考虑产业工人技能提升领域各相关主体的角色和地位,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基础之上,从理念的引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对技能的养成,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竞赛对技能的评价,技能工资、技能补贴和奖励对技能的补偿,职工创新工作室和现代师徒制对技能的传承和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构建起产业工人技能养成和规范化发展的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