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蔡之兵 著
页数:29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102288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如何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出贡献。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第一个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与其他区域相比,京津冀地区间的区域合作无论是在合作的难度还是多样性上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对推动整个国家的区域协调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考虑到区域合作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我们必须选取最为基础和底层的因素展开分析,通过梳理相关领域分析,研究区域合作的领域非常之多,且完全可以从空间这一最本质的属性着手,对多个不同领域的问题进行提炼归纳和分析。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我们进一步选择空间重构这一视角,试图运用空间关系这一理论框架,对影响区域合作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因素展开全面分析,并希望得到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结论,因此,本书通过研究京津冀地区的空间重构如何满足区域协调要求这一内容,指出任何一个区域合作发展战略走向区域协调应该坚持的基本遵循即希望将京津冀地区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先行示范区和样板区。
作者简介
蔡之兵,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在中央党校多个主体班次主讲《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专题课程。已经出版《中国都市圈发展之路》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视角下的城市增长极效应比较研究》两本个人专著,参编《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精准扶贫十讲》、《新中国70周年经济发展成就》等9本著作,其中《中国都市圈发展之路》入选中宣部重大选题《中国道路》系列丛书。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改革》、《经济学家》、《学术界》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红旗文摘全文转载12篇。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四项部级课题,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重点,国家自科四项。
目录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
第二节 功能视角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京津冀空间重构的意义
第二章 整体空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
第一节 70年区域发展战略的阶段划分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的原因
第三节 区域发展战略转型的内在本质
第三章 现实空间:京津冀地区现实发展格局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回顾
第二节 京津冀地区发展特征与问题
第三节 京津冀三地发展失衡的原因
第四章 利益空间:区域利益视角下的政策协同
第一节 区域利益概念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区域政策与地方政策的匹配关系框架
第三节 区一地框架下京津冀政策空间协同策略
第五章 静态空间:京津冀地区行政区划问题研究
第一节 行政区划的内涵界定与类型研究
第二节 行政区划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关系
第三节 京津冀三地行政区划现状与历程
第四节 实施行政区划的现实基础与依据
第五节 京津冀未来可能存在的调整方案
第六章 动态空间:京津冀地区内部经济联系实证研究
第一节 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发展关系
第二节 北京增长极辐射能力的检验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七章 生态空间:京津冀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研究
第一节 区域生态补偿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区域生态补偿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 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第四节 京津冀地区生态补偿实践
第五节 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额度
第八章 个体空间:北京自身内部的发展问题
第一节 城市病及其负面影响
第二节 北京为何会越来越大
第三节 北京城市管理为何难
第九章 优化空间:京津冀空间优化思路研究
第一节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战略
第二节 雄安新区战略形成与意义
第三节 提升河北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十章 协调空间:区域协调战略的制度化方向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体制的“四梁八柱”结构
第二节 区域利益共享机制
第三节 区域战略统筹机制
第四节 区域精准定位机制
第五节 区域发展示范机制
第六节 专业区域政策机制
结论与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