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余晓萍,徐潋
页数:193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81549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十一章介绍了天府文化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化特质、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古迹等方面的内容, 史实准确, 文字精练, 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
目录
第一章天府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特质/1
节天府文化的起源/1
节天府文化的发展历程/10
第三节天府文化的特质/13
章水润天府:都江堰与古蜀水文化/17
节禹兴西羌,导江天府/17
节李冰筑堰,水润天府/21
第三章剑门雄关:金牛古道 /26
节“石牛粪金,五丁开路”/26
这节商旅辐辏,秦蜀要冲/33
第三节文宗赋圣,蜀道留芳/37
第四章绝代风华:天府历史名人/ 46
节大禹一一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46
二节李冰一一身体力行的模范行为当为川人万代珍视/47
落下闽一研究制定的《太初历》集传统历法之大成148
第四节扬雄一蜀文化位具有全国影响的学者/49
诸葛亮一“管箫之亚匹”,中国官员之楷模/50
第六节武则天一一唐代的开放与大度造了中国的女皇/51
第七节李白一一突破规范、天马行空、无可仿效的诗人/52
第八节杜甫一为人民呐喊、歌唱的诗人,必永远被人民纪念、歌颂153
第九节苏轼一一千年来四川人的骄傲1 54
“有明一代数称”的文化巨人155
第五章蜀学之盛,冠天下而垂无穷 / 57
蜀学的源流/57
机业东数长节蜀学的成/61元
第六章天府艺术 / 65
节川剧/65
蜀锦/72
蜀绣/74
第四节漆器/76
第五节银丝工艺品177
天府文化与方言文化/ 79
海纳百川长的文化/79
亦庄亦谐
仙乡禅源:天府道文化/ 95
鹤鸣九霄,天师创教/95
梵影禅心:西蜀“传灯”/99
“食”在天府/ 103
节川菜/103
节川酒文化/110
第三节川茶文化/ 113
四川火锅/117
天府人文旅游/1
神秘的古蜀文明
失落的古蜀文明
九天开出一成都
锦官城外柏森森-一一武侯祠/151
第五节万里桥南宅一杜甫堂 /155吴泽
第六节成都古道场一一青羊宫/158科食
敕赐“空林”一一文殊院/162而
第八节“震旦丛林”一一大慈寺/164-
第九节青城天下幽一一青城山/166
第十节。义所当为一一建川博物馆/168分张一拥黄
第十一节府河要冲一一黄龙溪古镇/170变
第十二节天府历史文化地标/172
第十一章传承创新天府文化,建设世界文化名城/182
节文学中的成都/182
节天府历的世界、及突出成/ 186
参考文献/ 193
;
节天府文化的起源/1
节天府文化的发展历程/10
第三节天府文化的特质/13
章水润天府:都江堰与古蜀水文化/17
节禹兴西羌,导江天府/17
节李冰筑堰,水润天府/21
第三章剑门雄关:金牛古道 /26
节“石牛粪金,五丁开路”/26
这节商旅辐辏,秦蜀要冲/33
第三节文宗赋圣,蜀道留芳/37
第四章绝代风华:天府历史名人/ 46
节大禹一一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46
二节李冰一一身体力行的模范行为当为川人万代珍视/47
落下闽一研究制定的《太初历》集传统历法之大成148
第四节扬雄一蜀文化位具有全国影响的学者/49
诸葛亮一“管箫之亚匹”,中国官员之楷模/50
第六节武则天一一唐代的开放与大度造了中国的女皇/51
第七节李白一一突破规范、天马行空、无可仿效的诗人/52
第八节杜甫一为人民呐喊、歌唱的诗人,必永远被人民纪念、歌颂153
第九节苏轼一一千年来四川人的骄傲1 54
“有明一代数称”的文化巨人155
第五章蜀学之盛,冠天下而垂无穷 / 57
蜀学的源流/57
机业东数长节蜀学的成/61元
第六章天府艺术 / 65
节川剧/65
蜀锦/72
蜀绣/74
第四节漆器/76
第五节银丝工艺品177
天府文化与方言文化/ 79
海纳百川长的文化/79
亦庄亦谐
仙乡禅源:天府道文化/ 95
鹤鸣九霄,天师创教/95
梵影禅心:西蜀“传灯”/99
“食”在天府/ 103
节川菜/103
节川酒文化/110
第三节川茶文化/ 113
四川火锅/117
天府人文旅游/1
神秘的古蜀文明
失落的古蜀文明
九天开出一成都
锦官城外柏森森-一一武侯祠/151
第五节万里桥南宅一杜甫堂 /155吴泽
第六节成都古道场一一青羊宫/158科食
敕赐“空林”一一文殊院/162而
第八节“震旦丛林”一一大慈寺/164-
第九节青城天下幽一一青城山/166
第十节。义所当为一一建川博物馆/168分张一拥黄
第十一节府河要冲一一黄龙溪古镇/170变
第十二节天府历史文化地标/172
第十一章传承创新天府文化,建设世界文化名城/182
节文学中的成都/182
节天府历的世界、及突出成/ 186
参考文献/ 1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