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封面

作者:薛萍著

页数:271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102050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也为各国稳定发展繁荣树立了生动的实践范本,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激发出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了社会发展道路的新模式,向世界展示出中国整体性思维、包容性文化价值理念的独特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遏制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使国际体系、国际秩序的更加公正合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共产党执政国家走本国特色发展道路提供了榜样。

作者简介

薛萍 女 哲学博士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1981年入吉林大学哲学系学习 主要研究领域:文化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著有:《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性》《文化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专题研究》5部专著;在《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发表《中国文化选择的轨迹》等30余篇学术论文;担任国家教育部博士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新课程改革项目负责人。

本书特色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需要去总结、介绍、宣传,写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一书,就是力图在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长河中认识中国,就是力图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就是力图宣传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满怀信心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美好的未来!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符合当今中国实际的独创版和现实版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独特创造
一、邓小平理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二章 传统社会主义的新革命
第一节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一、基于现实对马克思主义的再研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传统社会主义失误的原因
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第三节 建设型的执政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
二、从革命党到建设型执政党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第四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一、发展问题上的“急”与“左”
二、发展是硬道理
三、科学发展观对“发展是硬道理”的承接和发展
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第三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创造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新形象
一、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
二、苏联模式给世界留下的社会主义旧印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示社会主义新形象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地位和影响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前提
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机与活力的进发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强大生命力的焕发
二、社会主义活力的进发
三、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源头活水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比较优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特点
第四章 社会发展道路的新模式
第一节 非西方路径的“中国道路”
一、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道路”
二、“中国道路”
三、“中国道路”的昭示意义
第二节 克服“后发劣势”与发挥“后发优势”
一、“后发劣势”
二、“后发优势”
三、扬长避短是对待“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的明智态度
四、有效克服“后发劣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首要的是搞清楚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二、“一个变与两个没有变”是当代中国的国情基础
三、认识国情的重要启示意义
第四节 中华文化价值理念的独特魅力
一、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
二、中华文化孕育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
三、中华文化塑造出中国社会根本的价值追求:和而不同的和谐价值观
四、中华文化生长出中国社会的基本思想信念:实事求是的实践理性精神
第五章 世界历史进程的新改变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
一、合作共赢
二、合作共赢的历史超越
三、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多边合作的举措
第二节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遏制
一、杜鲁门主义
二、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斗争历程
第三节 世界贫困人口比例的大改变
一、中国贫困人口比例锐减
二、中国贫困地区贫困状况的改善
三、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四、“十三五”规划的脱贫攻坚展望
第四节 西方制度反思和改革的呼吁
一、金融危机引发西方的制度反思和改革呼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引发西方的制度反思和改革呼吁
三、西方五大悲观资本主义前景观
第五节 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模式”的借鉴
一、中国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价值
二、发展中国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可资借鉴的基本经验
结语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50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