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封面

作者:张鹏超,吴德银,俞婷著

页数:186页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082109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论述了构建立体化育人工作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 从理论上阐明高职院校育人工作机制, 并从实践的角度构建了高职院校的育人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 构建立体化育人体系, 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掌控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 发挥主渠道作用,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加强学生党建, 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加强共青团建设, 发挥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创新工作载体, 因材施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队伍建设, 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升。

作者简介

张鹏超,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已出版专著和教材多部,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第一章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
第一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工作全过程
第二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生工作全过程

第二章 构建育人工作体系,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第一节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第三节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第三章 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概念内涵和重要意义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和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第四节 防范去意识形态化和泛意识形态化两种极端思潮
第五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第六节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意识形态工作建设情况

第四章 发挥主渠道作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第二节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第四节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与实践

第五章 加强学生党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第一节 大学生党建工作概述
第二节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创新
第四节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

第六章 加强学生团建,激发学生青春活力
第一节 校园文化活动
第二节 社团活动
第三节 社会实践活动
第四节 志愿服务活动

第七章 创新工作载体,因材施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第二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实践案例之“明理学院”
第三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实践案例之文明寝室建设

第八章 加强队伍建设,促进育人水平提升
第一节 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节 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第三节 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
第四节 学校、家庭互动育人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学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全心、全员、全程、全面、全体、全景”育人工作格局,将教书与育人、党建与育人、实践与育人、文化与育人、环境与育人、校友与育人有机结合。大力实施校院两级党员领导干部“四个一”制度,做到层层对接、联系紧密,领导班子成员主动结对联系至少一个党支部、一个寝室、一名高层次人才,至少讲一次党课;中层干部结对联系一个党支部、一个寝室,讲一次党课,每周进一次学生食堂;全体教工党员结对联系学生寝室。推进基层调研制度化,党员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调研,进课堂、进支部,深入学生寝室,了解基层情况,走访倾听需求,解决实际难题,积极助力学子成才成长,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坚持“五政”(勤政、廉政、俭政、善政、优政)同构、“五风”(保持党风、改进政风、提升教风、引领学风、优化校风)同建、“五廉”(党政重廉、监督促廉、制度固廉、教育启廉、文化润廉)同行,实现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  学校不断完善“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困难、关心学生就业”工作体系,服务与支持学生成长成才,毕业生成长发展好,社会评价高。坚持“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培养并举”方针,以学生“千日成长”工程为抓手,深入实施以“品德优化、专业深化、能力强化、形象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工程,按照“一年熟练岗位、三年成为骨干、五年成为主管、七年实现发展、九年成就事业、一生平安幸福”的要求,积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学校紧紧抓住人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这一契机,继续以“十大育人体系”为载体,不断深化学生“千日成长”工程。围绕“立德树人再奋进”主题,整合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育人载体,着力推进精准思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继续打好提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完善党建引领育人机制,把学生党建工作打造成学生成长成才的政治和思想引擎。坚持“以生为本”理念,落实《进一步深化学生“千日成长”工程,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以明理学院成立10周年为契机,总结新时代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新经验。创办君子学堂,继续做好淑女教育,办好银领学院,夯实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优化发展服务型学生工作体系。继续实施“金鹰银雁计划”,培育品质金院学子,完善发展服务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进一步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文明寝室建设和“奖勤助贷补免”等工作,全面提升服务学生水平。创新育人工作载体和方法,将“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引入育人工作中,大力提升育人工作实效性。五、加强管理引导,做好意识形态定期分析研判认真学习贯彻全省防范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高校党组织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责任制》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坚决杜绝非法宗教进校园,坚决避免校园和寝室出现宗教活动和传教行为,坚决杜绝课堂上出现宗教传播活动。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院系党组织各司其职,做好党的宗教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对个别学生因家庭影响有宗教信仰或有可能参加校外宗教活动的情况,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排查,并进行面对面谈心谈话,同时加强信息建设,辅导员、班主任、主要学生干部关注各类宗教活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防止宗教向校园渗透。  学校党委注重通过师生思想状况调查、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分析、生情尤其是特殊群体学生情况的经常性的摸底调查等方式,对重大事件、敏感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部署引导。一是党委定期研判。学校党委每年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由党委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宣传部、学生处、保卫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做好高校稳定隐患排查化解和校园意识形态领域动向与对策研析工作,及时掌握舆情动态,提出对策措施。二是建立经常性的、动态的分析研判机制。学生工作委员会、校园综合治理委员会每月进行一次分析研判,党委宣传部、团委、各系党总支负责日常的信息监控、研判、引导等。三是掌握情况及时处置。发现日常问题,分管领导会组织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处置,确保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4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