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芸,袁绍锋著
页数:186页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429669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专著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从完善国债市场机制角度,指出国债市场主要问题,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做法经验,明确国债双重“公共产品”地位,对国债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梳理,对国债的税盾效应等作用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完善现代国债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曾芸,经济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先后在《财贸经济》《财经问题研究》《产业经济研究》《最》《上海金融》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上海高校很好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数项。主讲《政府预算》《财政管理学》《财政学》《财政管理实验》等专业课程。
本书特色
本专著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从完善国债市场机制角度,指出国债市场主要问题,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做法经验,明确国债双重“公共产品”地位,对国债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梳理,对国债的税盾效应等作用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完善现代国债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本专著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从完善国债市场机制角度,指出国债市场主要问题,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做法经验,明确国债双重“公共产品”地位,对国债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梳理,对国债的税盾效应等作用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完善现代国债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目录
1 绪论
2 研究框架
2.1 国债财政功能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2.2 国债金融功能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2.3 国债财政功能与金融功能的融合与协调
3 国债管理与市场建设: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3.1 美国国债市场监管的国际经验
3.2 德国联邦政府债务管理的国际经验
3.3 中国国债管理与市场建设的实践
4 国债财政功能:基于供给和需求效应的判断及检验
4.1 转轨阶段中国财政职能演进的基本框架
4.2 内外经济失衡条件下的财政政策运行原理
4.3 从转轨进程看中国财政的政策权衡
4.4 体制性约束与财政政策困境
4.5 财政政策路径选择
5 国债金融功能:基于基准利率体系构建的视角
5.1 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与基准利率体系建设
5.2 基准利率体系构建的国际经验
5.3 我国现行利率体系及传导机制
6 我国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检验
6.1 实证检验的逻辑和思路
6.2 对备选基准利率的实证检验
6.3 小结
7 基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视角的国债市场建设
7.1 财政与货币当局协同推进国债市场发展的基本框架
7.2 我国国债利息收入免税政策影响研究
7.3 国债发行利率对二级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
8 基于收益分解视角的做市支持机制与国债收益率曲线调整
8.1 国债做市支持机制建设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实践
8.2 文献综述
8.3 研究方法
8.4 实证结果
8.5 结论与启示
9 国债期货、现货与回购市场联动机制研究
9.1 文献综述
9.2 理论分析
9.3 研究设计
9.4 实证结果
9.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2 研究框架
2.1 国债财政功能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2.2 国债金融功能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2.3 国债财政功能与金融功能的融合与协调
3 国债管理与市场建设: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3.1 美国国债市场监管的国际经验
3.2 德国联邦政府债务管理的国际经验
3.3 中国国债管理与市场建设的实践
4 国债财政功能:基于供给和需求效应的判断及检验
4.1 转轨阶段中国财政职能演进的基本框架
4.2 内外经济失衡条件下的财政政策运行原理
4.3 从转轨进程看中国财政的政策权衡
4.4 体制性约束与财政政策困境
4.5 财政政策路径选择
5 国债金融功能:基于基准利率体系构建的视角
5.1 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与基准利率体系建设
5.2 基准利率体系构建的国际经验
5.3 我国现行利率体系及传导机制
6 我国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检验
6.1 实证检验的逻辑和思路
6.2 对备选基准利率的实证检验
6.3 小结
7 基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视角的国债市场建设
7.1 财政与货币当局协同推进国债市场发展的基本框架
7.2 我国国债利息收入免税政策影响研究
7.3 国债发行利率对二级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
8 基于收益分解视角的做市支持机制与国债收益率曲线调整
8.1 国债做市支持机制建设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实践
8.2 文献综述
8.3 研究方法
8.4 实证结果
8.5 结论与启示
9 国债期货、现货与回购市场联动机制研究
9.1 文献综述
9.2 理论分析
9.3 研究设计
9.4 实证结果
9.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