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强著
页数:19,491页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192825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元明清时期的漕运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论述了元明清时期河渠建设及漕运的发展情况。该书分元代编、明清编共两编。
作者简介
张强,1956年10月出生,江苏沭阳人,文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在学术团体中,先后担任中国《史记》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诗词吟唱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并兼任《中国文学年鉴》《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编委。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史、文艺理论、运河与漕运研究等,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曾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光明日报》(理论版、国学版)、《北京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江海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光明日报》以及人大报刊复印中心多种专题如《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先秦秦汉史》《历史学》《中国哲学》《文艺学》等摘录或全文转载。主要著作有《桑文化原论》《司马迁学术思想探源》《司马迁与宗教神话》《人与自然的对话》《宇宙的寂寞——扬雄传》《世俗历史的真实写照——说明清小说》《僧肇大师传》等二十多种,多次获江苏省政府及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目录
第一编 元代编
概 述
第一章 郭守敬与通惠河
第一节 郭守敬“面陈水利交事”
第二节 郭守敬开大都至通州的运河
第三节 第二次兴修通惠河
第二章 通惠河的历史考述
第一节 通惠河汇聚同时代人们的成果
第二节 重修通惠河前后的漕运形势
第三节 通惠河与金代运河
第四节 通惠河与金前运河
第三章 伯颜兴修运河的构想
第一节 伯颜发展内河漕运的构想
第二节 平定江南与调粮北上制度化
第四章 元代开海漕航线
第一节 三条海漕航线
第二节 海漕的特点
第三节 海漕岁额
第五章 兴修山东境内的运河
第一节 兴修济州漕渠及济州河
第二节 重修济州河
第三节 兴修胶莱运河
第六章 开挖会通河
第一节 初开会通河
第二节 会通河与济州河
第三节 重开会通河
第四节 开通会通河的意义
第七章 整治御河、扬州运河和江南
第一节 整治御河
第二节 整治扬州运河
第三节 整治江南运河
第八章 漕运管理机构建设
第一节 元代何时建立漕运管理机构
第二节 内外都漕运河考述
第九章 运河工程与航道及堰闸管理
第一节 运河水利工程建设
第二节 运河航道及堰闸管理
第三节 制度建设与改革
第十章 漕仓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元代漕仓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京畿漕仓建设考述
第十一章 宋代榷盐与淮盐
第一节 宋代盐政与唐五代的关系
第二节 盐引制度与输粮入边
第三节 淮盐与漕运
第十二章 元代盐政及运盐河建设
第一节 元代盐法及盐引制度
第二节 元代行盐区及划分
第三节 两淮盐税征收
第二编 明清编
概 述
第一章 明初漕运与黄河阻运考述
第一节 明初北伐及漕运形势
第二节 黄河阻运及形势考述
第三节 明初黄淮形势考述
第二章 黄河溃溢与贾鲁河
第一节 元末兴修贾鲁河的原因
第二节 潘季驯等论贾鲁河
第三节 贾鲁河与黄河改道
第三章 明代治理贾鲁河
第一节 明初河患与贾鲁河
第二节 河决张秋与贾鲁河考述
第四章 明代会通河及漕运考述
第一节 宋礼重开会通河
第二节 治河与会通河
第三节 百步洪和吕梁洪
第五章 陈蠧治理运道及兴修运河
第一节 陈蠧治理百步洪、吕梁洪
第二节 改造江淮运河入淮段
第三节 改造江淮运河入江段
第四节 兴修白塔河和北新河
第六章 重修胶莱河与沟漕之议
第一节 重修胶莱河
第二节 否定海运与运河漕运之议
第七章 明代黄河乱淮考述
第一节 黄河溃溢的前因后果
第二节 黄河从迁徙不定到北徙
第八章 明中叶以后的河患及乱淮
第一节 嘉靖河患及黄河南下侵淮
第二节 朱衡、潘季驯等治河
第三节 黄河溃溢高发区
第九章 兴修泇河避黄行运考述
第一节 从借黄行运到避黄行运
第二节 翁大立与潘季驯等之争
第三节 开泇河方案搁浅
第十章 泇河与漕运
第一节 泇河水文与漕运之议
第二节 李化龙等开泇河
第三节 泇河与避黄行运
第十一章 整治沁河
第一节 沁河与会通河
第二节 明代沁河溃决后的新运道
第三节 引沁济运与黄河入淮
第十二章 黄淮与清口及运道治理考述
第一节 泗口与清口考辨
第二节 泗水之源辨析
第三节 泗水与黄河考述
第十三章 借黄行运与修筑河堤
第一节 明代嘉靖中叶以后的徐淮漕运
第二节 修筑河堤与保漕运
第三节 清口及运道治理考述
第四节 门限沙治理考述
第五节 清江浦河新运道考述
第十四章 宿迁与借黄行运考述
第一节 宿迁与泗水考述
第二节 骆马湖与漕运通道
第三节 沂水与借黄行运
第十五章 清代运河与治河保运
第一节 清代运河航段名称述略
第二节 治河与漕运的关系
第十六章 靳辅治河及整治清口
第一节 靳辅治河述略
第二节 治理清口及黄淮
第三节 靳辅与崔维雅治河之争
第十七章 明清运河经济与农产品商品化
第一节 商人在运河经济中的作用
第二节 运河城市工商化的进程
第三节 商人控制市场的能力
第四节 生产方式改变与城市人口增长
第十八章 启蒙思想与商人的政治诉求
第一节 启蒙思想发生的历史
第二节 商人成为思想者关心的对象
第三节 刻书业与文化启蒙
第十九章 明清漕运及漕仓
第一节 明清漕运形式
第二节 明清水次仓建设
第三节 明清漕运职官制度
第二十章 明代征榷淮盐
第一节 “开中法”与盐政改革
第二节 “中盐例”与盐政改革
第三节 以“余盐”充“正盐”
第四节 明代盐政与淮盐
第五节 淮南盐与淮北盐的特点
第六节 淮盐管理机构
第二十一章 清代田赋及淮盐税收
第一节 清代盐税与淮盐税收
第二节 盐税征收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 淮盐在清代盐税中的比重
第二十二章 江淮运盐河建设述略
第一节 唐前运盐河建设述略
第二节 宋元运盐河建设述略
第
概 述
第一章 郭守敬与通惠河
第一节 郭守敬“面陈水利交事”
第二节 郭守敬开大都至通州的运河
第三节 第二次兴修通惠河
第二章 通惠河的历史考述
第一节 通惠河汇聚同时代人们的成果
第二节 重修通惠河前后的漕运形势
第三节 通惠河与金代运河
第四节 通惠河与金前运河
第三章 伯颜兴修运河的构想
第一节 伯颜发展内河漕运的构想
第二节 平定江南与调粮北上制度化
第四章 元代开海漕航线
第一节 三条海漕航线
第二节 海漕的特点
第三节 海漕岁额
第五章 兴修山东境内的运河
第一节 兴修济州漕渠及济州河
第二节 重修济州河
第三节 兴修胶莱运河
第六章 开挖会通河
第一节 初开会通河
第二节 会通河与济州河
第三节 重开会通河
第四节 开通会通河的意义
第七章 整治御河、扬州运河和江南
第一节 整治御河
第二节 整治扬州运河
第三节 整治江南运河
第八章 漕运管理机构建设
第一节 元代何时建立漕运管理机构
第二节 内外都漕运河考述
第九章 运河工程与航道及堰闸管理
第一节 运河水利工程建设
第二节 运河航道及堰闸管理
第三节 制度建设与改革
第十章 漕仓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元代漕仓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京畿漕仓建设考述
第十一章 宋代榷盐与淮盐
第一节 宋代盐政与唐五代的关系
第二节 盐引制度与输粮入边
第三节 淮盐与漕运
第十二章 元代盐政及运盐河建设
第一节 元代盐法及盐引制度
第二节 元代行盐区及划分
第三节 两淮盐税征收
第二编 明清编
概 述
第一章 明初漕运与黄河阻运考述
第一节 明初北伐及漕运形势
第二节 黄河阻运及形势考述
第三节 明初黄淮形势考述
第二章 黄河溃溢与贾鲁河
第一节 元末兴修贾鲁河的原因
第二节 潘季驯等论贾鲁河
第三节 贾鲁河与黄河改道
第三章 明代治理贾鲁河
第一节 明初河患与贾鲁河
第二节 河决张秋与贾鲁河考述
第四章 明代会通河及漕运考述
第一节 宋礼重开会通河
第二节 治河与会通河
第三节 百步洪和吕梁洪
第五章 陈蠧治理运道及兴修运河
第一节 陈蠧治理百步洪、吕梁洪
第二节 改造江淮运河入淮段
第三节 改造江淮运河入江段
第四节 兴修白塔河和北新河
第六章 重修胶莱河与沟漕之议
第一节 重修胶莱河
第二节 否定海运与运河漕运之议
第七章 明代黄河乱淮考述
第一节 黄河溃溢的前因后果
第二节 黄河从迁徙不定到北徙
第八章 明中叶以后的河患及乱淮
第一节 嘉靖河患及黄河南下侵淮
第二节 朱衡、潘季驯等治河
第三节 黄河溃溢高发区
第九章 兴修泇河避黄行运考述
第一节 从借黄行运到避黄行运
第二节 翁大立与潘季驯等之争
第三节 开泇河方案搁浅
第十章 泇河与漕运
第一节 泇河水文与漕运之议
第二节 李化龙等开泇河
第三节 泇河与避黄行运
第十一章 整治沁河
第一节 沁河与会通河
第二节 明代沁河溃决后的新运道
第三节 引沁济运与黄河入淮
第十二章 黄淮与清口及运道治理考述
第一节 泗口与清口考辨
第二节 泗水之源辨析
第三节 泗水与黄河考述
第十三章 借黄行运与修筑河堤
第一节 明代嘉靖中叶以后的徐淮漕运
第二节 修筑河堤与保漕运
第三节 清口及运道治理考述
第四节 门限沙治理考述
第五节 清江浦河新运道考述
第十四章 宿迁与借黄行运考述
第一节 宿迁与泗水考述
第二节 骆马湖与漕运通道
第三节 沂水与借黄行运
第十五章 清代运河与治河保运
第一节 清代运河航段名称述略
第二节 治河与漕运的关系
第十六章 靳辅治河及整治清口
第一节 靳辅治河述略
第二节 治理清口及黄淮
第三节 靳辅与崔维雅治河之争
第十七章 明清运河经济与农产品商品化
第一节 商人在运河经济中的作用
第二节 运河城市工商化的进程
第三节 商人控制市场的能力
第四节 生产方式改变与城市人口增长
第十八章 启蒙思想与商人的政治诉求
第一节 启蒙思想发生的历史
第二节 商人成为思想者关心的对象
第三节 刻书业与文化启蒙
第十九章 明清漕运及漕仓
第一节 明清漕运形式
第二节 明清水次仓建设
第三节 明清漕运职官制度
第二十章 明代征榷淮盐
第一节 “开中法”与盐政改革
第二节 “中盐例”与盐政改革
第三节 以“余盐”充“正盐”
第四节 明代盐政与淮盐
第五节 淮南盐与淮北盐的特点
第六节 淮盐管理机构
第二十一章 清代田赋及淮盐税收
第一节 清代盐税与淮盐税收
第二节 盐税征收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 淮盐在清代盐税中的比重
第二十二章 江淮运盐河建设述略
第一节 唐前运盐河建设述略
第二节 宋元运盐河建设述略
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