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庆丽著
页数:270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203788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墨家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和创造性转化问题, 发掘其有益于建设现代教育的精神资源。墨家在科技教育、形式逻辑教育、政治教育和德育等领域取得了卓著成效, 孟子论及“天下之言, 不归杨则归墨”, 韩非子言称“世之显学, 儒墨也”, 可见其教育成就之大、社会影响之深远。在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 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教育的内生动力中, 深入发掘其中可为当代教育改革所用的教育智慧及理论财富, 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作者简介
黄庆丽,女,1979年生,安徽定远人,教育学博士,青岛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副教授职称),硕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主要研究墨家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伦理问题,对教育爱、教师权威、教育中的暴力以及教育惩戒问题展开过丰富的探讨和哲学层面的审视。在《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学报》《外国教育研究》和《北京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论文8篇,两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1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要转载。主持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墨家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研究”和市级及校级项目。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墨家教育思想考源
第一节 夏商文明与墨家教育思想的互动
第二节 墨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
第三节 墨家身份之确立
第二章 墨家教育思想之建构
第一节 兼爱、交利:墨家教育思想的人性论
第二节 以名举实:墨家教育思想的本体论
第三节 贵义:墨家教育思想的价值观
第四节 非命、节用:墨家教育思想的社会观
第三章 儒墨教育思想之争
第一节 儒墨教育思想争论的结构性张力
第二节 儒墨教育思想的主要分歧
第三节 儒墨教育思想争论的历史影响
第四节 儒墨教育思想之争的现代启示
第四章 墨家教育思想的宗教性
第一节 天志、明鬼:墨家宗教社会的神道设教
第二节 赏贤、惩暴:墨家宗教社会的政治功能
第三节 义白天出:墨家宗教社会的运行方式
第四节 墨家宗教社会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 墨家教育思想的现代性
第一节 何谓现代性
第二节 墨家教育思想的现代性表征
第三节 理性、功利:墨家教育思想的现实承诺
第四节 尚贤、尚同:墨家教育思想与政治建构
第五节 为承认而斗争:教育正义与底层民众的精英意识
第六节 墨家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墨家教育思想考源
第一节 夏商文明与墨家教育思想的互动
第二节 墨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
第三节 墨家身份之确立
第二章 墨家教育思想之建构
第一节 兼爱、交利:墨家教育思想的人性论
第二节 以名举实:墨家教育思想的本体论
第三节 贵义:墨家教育思想的价值观
第四节 非命、节用:墨家教育思想的社会观
第三章 儒墨教育思想之争
第一节 儒墨教育思想争论的结构性张力
第二节 儒墨教育思想的主要分歧
第三节 儒墨教育思想争论的历史影响
第四节 儒墨教育思想之争的现代启示
第四章 墨家教育思想的宗教性
第一节 天志、明鬼:墨家宗教社会的神道设教
第二节 赏贤、惩暴:墨家宗教社会的政治功能
第三节 义白天出:墨家宗教社会的运行方式
第四节 墨家宗教社会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 墨家教育思想的现代性
第一节 何谓现代性
第二节 墨家教育思想的现代性表征
第三节 理性、功利:墨家教育思想的现实承诺
第四节 尚贤、尚同:墨家教育思想与政治建构
第五节 为承认而斗争:教育正义与底层民众的精英意识
第六节 墨家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