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岩著
页数:316页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89231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6章, 主要内容包括: 作为下等文学的科幻小说 ; 女性作家簇 ; 大男孩作家簇 ; 底层/边缘作家簇 ; 落伍者作家簇 ; 科幻小说的文学品性等。
作者简介
吴岩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美国科幻研究协会SFRA托马斯·D.克拉里森奖获得者。《科普创作》《科学故事会》副主编,华语科幻星云奖联合创始人,是中国科幻教育的早期倡导者和实践者。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心灵探险》《生死第六天》《引力的深渊》《中国轨道号》(即将出版)等小说和《科幻文学论纲》《中国科幻文学沉思录》(即将出版)等学术著作,作品多次获奖。
本书特色
本书从四个重要的科幻作家群体——女性、大男孩、边缘人、现代化进程中的落伍者及其作品,从中探查他们各自的科幻文学展现,研究各类作家给科幻的整体带去了什么特性。综合考察、探索科幻文学的本性到底应该怎样,对科幻文学领域一些尚未深入研究的问题作出提示。
作者研究认为,科幻文学无论从思想性、情感性、行动性和文本构造方式上,都具有独特的特征。科幻作家在作品中呈现通过认知系统内的实验去面对社会的方式,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带去了有价值的思考和体验。而科幻所创造的想象的社会产品、科幻所营造的种种想象的图景,给人类以鼓励和警示。深入研究科幻文学对主流文化的反抗过程和反抗方式,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当代社会的文化多样性。
目录
引子 直面边缘
第一章 作为下等文学的科幻小说
1.蝙蝠、怪鸟和灰姑娘
2.“是我/非我”的游戏
3.科幻理论的作家簇视角
第二章 女性作家簇
1.雪莱夫人的“怪物”
2.勒古恩的“冰星”
3.芭特勒的双重黑暗
4.怪物作为他者
5.我们都是赛伯格
6.科学革命中的女性话语
第三章 大男孩作家簇
1.凡尔纳:十八岁出门远行
2.根斯巴克的“大科学家拉尔夫124C·41+”
3.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围栏
4.纽约的“科幻迷俱乐部”
5.科幻与儿童文学
6.大男孩的未来花园
7.科技乌托邦
第四章 底层,边缘作家簇
1.精英威尔斯
2.唯一国的公民证
3.晚期资本主义的飘零者
4.科技大厦的最底层
5.从乌托邦到恶托邦
第五章 落伍者作家簇
1.俄国:“死光”与“拯救”
2.日本:“舰队”与“沉没”
3.中国:“新梦”与“浮城”
4.后发现代化者的“想象力”
第六章 科幻小说的文学品性
1.思想和认知
2.态度和情感
3.行动特征
4.形式特征
尾声 权力、现代性与科幻的合法性
附录一:部分中英人名对照表
附录二:精选书评
后记
第一章 作为下等文学的科幻小说
1.蝙蝠、怪鸟和灰姑娘
2.“是我/非我”的游戏
3.科幻理论的作家簇视角
第二章 女性作家簇
1.雪莱夫人的“怪物”
2.勒古恩的“冰星”
3.芭特勒的双重黑暗
4.怪物作为他者
5.我们都是赛伯格
6.科学革命中的女性话语
第三章 大男孩作家簇
1.凡尔纳:十八岁出门远行
2.根斯巴克的“大科学家拉尔夫124C·41+”
3.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围栏
4.纽约的“科幻迷俱乐部”
5.科幻与儿童文学
6.大男孩的未来花园
7.科技乌托邦
第四章 底层,边缘作家簇
1.精英威尔斯
2.唯一国的公民证
3.晚期资本主义的飘零者
4.科技大厦的最底层
5.从乌托邦到恶托邦
第五章 落伍者作家簇
1.俄国:“死光”与“拯救”
2.日本:“舰队”与“沉没”
3.中国:“新梦”与“浮城”
4.后发现代化者的“想象力”
第六章 科幻小说的文学品性
1.思想和认知
2.态度和情感
3.行动特征
4.形式特征
尾声 权力、现代性与科幻的合法性
附录一:部分中英人名对照表
附录二:精选书评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