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冯世纶 主编
页数:290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77320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汉书;艺文志》记有《汤液经法》,后世失传。杨绍伊于1948年通过经学考证、医理探讨,自认为辑复了传为商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故将该书命名为《伊尹汤液经》。本书介绍了中医界对该书的研究情况,对杨绍伊的《考次汤液经序》、《伊尹汤液经》原文进行了标点、注释、语译,并由伤寒论经方大师胡希恕的传人冯世纶结合多年临床经方应用体会予以解读。《汉书·艺文志》记有《汤液经法》,后世失传。杨绍伊于1948年通过经学考证、医理探讨,自认为辑复了传为商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故将该书命名为《伊尹汤液经》。本书介绍了中医界对该书的研究情况,对杨绍伊的《考次汤液经序》、《伊尹汤液经》原文进行了标点、注释、语译,并由伤寒论经方大师胡希恕的传人冯世纶结合多年临床经方应用体会予以解读。《汉书·艺文志》记有《汤液经法》,后世失传。杨绍伊于1948年通过经学考证、医理探讨,自认为辑复了传为商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故将该书命名为《伊尹汤液经》。本书介绍了中医界对该书的研究情况,对杨绍伊的《考次汤液经序》、《伊尹汤液经》原文进行了标点、注释、语译,并由伤寒论经方大师胡希恕的传人冯世纶结合多年临床经方应用体会予以解读。
作者简介
冯世纶,教授,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首都国医名师,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和冯世纶名医传承工作站首席指导专家,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后导师。
系统整理总结出版了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的研究成果,明确了《伤寒论》的六经实质,即六经来自八纲,不是《内经》的脏腑经络,是原创思维理论体系,率先提出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长期以来在国内外通过学术讲座,办学习班及临床带教,传承和弘扬经方,在国内外传播和弘扬了胡希恕学术体系。
本书特色
《汉书·艺文志》记有《汤液经法》,后世失传。杨绍伊于1948年通过经学考证、医理探讨,自认为辑复了传为商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故将该书命名为《伊尹汤液经》。本书介绍了中医界对该书的研究情况,对杨绍伊的《考次汤液经序》、《伊尹汤液经》原文进行了标点、注释、语译,并由伤寒论经方大师胡希恕的传人冯世纶结合多年临床经方应用体会予以解读。《汉书·艺文志》记有《汤液经法》,后世失传。杨绍伊于1948年通过经学考证、医理探讨,自认为辑复了传为商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故将该书命名为《伊尹汤液经》。本书介绍了中医界对该书的研究情况,对杨绍伊的《考次汤液经序》、《伊尹汤液经》原文进行了标点、注释、语译,并由伤寒论经方大师胡希恕的传人冯世纶结合多年临床经方应用体会予以解读。《汉书·艺文志》记有《汤液经法》,后世失传。杨绍伊于1948年通过经学考证、医理探讨,自认为辑复了传为商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故将该书命名为《伊尹汤液经》。本书介绍了中医界对该书的研究情况,对杨绍伊的《考次汤液经序》、《伊尹汤液经》原文进行了标点、注释、语译,并由伤寒论经方大师胡希恕的传人冯世纶结合多年临床经方应用体会予以解读。
目录
第一篇 李鼎回忆杨绍伊(节录)
第二篇 胡希恕论《伤寒论》的独特理论体系
第三篇 钱超尘《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节录)
第四篇 冯世纶《杨绍伊研究经方成绩斐然》
第五篇 冯世纶《试论经方的起源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二编 《考次汤液经序》解读
卷首
考次汤液经序
张仲景论广汤液经序
第三编 《伊尹汤液经》解读
汤液经卷一
太阳病证论第一
阳明病证论第二
少阳病证论第三
太阴病证论第四
少阴病证论第五
厥阴病证论第六
汤液经卷二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
栀子汤方
白虎汤方
大承气汤方
黄连阿胶汤方
病可发汗证第八
桂枝汤方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麻黄汤方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大青龙汤方
小青龙汤方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小柴胡汤方
柴胡桂枝汤方
发汗以后证第九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方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
桂枝加附子汤方
甘草干姜汤方
……
附录
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