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浅笑慰流年

封面

作者:梅子著

页数:233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205283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梅子的文字安静而有力量。在这本散文集中,她写流年往事,写隽永亲情,写亲子互动,写红尘感悟,那些单纯的、痴傻的、认真的、珍惜的、调皮的……种种读来令人会心一笑,心生感慨,生活合该这样简单而美好。

作者简介

  梅子,原名马玉梅,江苏东海人。中学高级教师。著有散文集《遥知不是雪》。

目录

序:最好的路,是独自圆满
第一辑 素心
寒苦滋味长
生命,是一个归于孤独的过程
我的拥有,就在我身
哑光的美
虚度光阴
爱上苍凉
像水那样,去抵达
时时可死,步步求生
病后殊胜未病时

第二辑 鸿迹
西塘,有间草垛屋
赏心只有三两枝
当爱已成往事
最好的旅行,是独行
沉默里,有美丽的雄辩
行走,让人宽和而谦卑
向着远方,寻找自己
不惧千山独行

第三辑 尘缘
与父亲相伴的日子
生命里,你无处不在
聪明的男人啥样子?
让好,遇见好
心在最好处,人在最好处
花已开满,你会来吗?
美人的秋天,也是美的
生活是我的
女孩子

第四辑 清欢
一只护书袋
书,真的不能借
世间孤本:《砚雪楼梅花吟稿》
最美的花,开在心里
爱,就是愿赌服输
我不再是一朵花
你是有根的
做个迟缓的人
在自己的山林里,快意吐纳
顺乎本性,即身在天堂
在风里开落

第五辑 流年
村小里,来过一位江南的先生
童年,逾墙而去
姚校长
生命里,那段自由生长的快乐时光
有爱的春天,是美丽的春天
快乐,就是把花看开
……
第六辑 舐犊
代跋:散与群芳自在春

节选

  《浅笑慰流年(跨度新美文书系)》:  那时,乡间的孩子也没有课外书读。哥哥们用过的语文课本便是我最好的课外读物。在那些旧书里,我读了《祝福》,读了《项链》,读了《羊脂球》,提前很多年认识了怪怪的别里科夫,认识了低眉顺目命运多舛的祥林嫂……依稀的记忆里,我常常一边择韭菜,一边为美丽的玛蒂尔德懊恼和惋惜,愣愣地看着自己的一双手,想象着那位因为辛劳还债而变得粗糙和茁壮的妇人……  童年的时光,就那样在一根一根择净韭菜的沉默中流走,在追赶滑溜溜地从掌指间逃窜的土豆时流走。那些孤寂而密集的日子,累加着我的沉默,和沉默中生长出来的平淡的愉悦。在那些沉默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平静地思索;习惯了安于寂寞;习惯了任凭窗外天翻地覆,依旧从容生活,以致青春年少时,全村的大人孩子都在狂热迷恋黄蓉、武媚娘,迷恋李连杰、山口百惠的时候,我依然可以坐在昏暗的小屋里,对着床头简陋的油灯,读书写字,安之若素。喧闹,一墙之隔,而咫尺天涯。  许多年后的今天,渐渐醒悟,寂寞,是一种心性的磨砺。它让我们的思维在大片的空白中变得敏感,专注,如盛夏的藤蔓,恣意生长,自由蔓延,实现着对生命万物更为深刻而充盈的触摸和体味,去“看见”芸芸众生的悲欢与挣扎,去“看见”万事万物的自在与关联。托马斯·卡莱尔说,未曾长夜痛哭者,不足以语人生。实为惊心之句,总觉这“长夜痛哭”里同样深涵了孤寂苦痛中的淋漓释放与萃取的精髓,相通,而不可言说。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揭示一个惊人的发现:成年人的生活模式实际上很早就被确定下来了。却顾过往,对此深信不疑。事实上,在后来的岁月里,我几乎没再感到过寂寞和孤独。一个人的世界里,捧起书,便是一段陶然忘机的欢愉沉醉;背起行囊,便是一程山水相继的洒然放飞。读有字书,读无字书,足以成为一个人逃离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漫漫人生,心避居方外,安然消磨着自己的春暖花开,在无数的“小确幸”里暗自欢喜和感动;也茫然跋涉着自己的山重水复,一站一站挨过迷惘,终究迎来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与热泪盈眶。  悲,或喜,就这样独自消解,独自圆满。  行走网络,遇见的女子心性竟也是惊人的相似。大洋彼岸的女友,常常都是一副淡然安详的样子,有时也会一两个月没有任何动静,常州的朋友砚雪楼、石家庄的朋友梁忆,亦皆是如此。在她们安静的时候,我从不主动去询问,于她们而言,那实在是一种打搅。一直深信,一个真正拥有自己精神领地的女子,心灵必定是安静而又强大的,在这样的心灵面前,没有人可以“雪中送炭”,一如没有人可以“锦上添花”。精神的独立,注定了无法弯腰、俯身,无法依附、相拥,所有的,只是风雨中的注视,是阳光里的致意,是蓝天下的共同生长,是适当距离的彼此守望与独自繁华。  而每一段沉默的时光,都像人生的一个驿站。在每一个驿站,独自梳理思想,没有抱怨,没有憎恨,不需要倾诉,不需要安慰,默默休养生息,饱满心灵。之后,意志沉定,开启下一程。我不回头,但我知道,在我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里,都会开出一窠花朵。  叔本华认为,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读到这个观点,我获得了极大的安慰和鼓励:如果一个人也可以独自过得非常圆满,非常愉悦,又何必为了标榜自己的“正常”与圆融,而非要弄出“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呢?无意否认培根的“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但我更信服尼采对痛苦的理解和处置:“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的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是的,与其虚耗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混迹于脆弱而浮嚣的人际关系,在那些极其遥远而隔膜的灵魂中拥挤,去寻求根本无所有亦根本不可得的理解和安慰,我更愿意将一切悲喜独自消解于自己的一颗真实而安静的心灵里。  真切的生活体验告诉我,一个人越成熟,离自己越近,离人群越远。一程一程走来,一站一站相继,素来少有“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的遗憾,多的是“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的欢愉。而人生的所有阅读,似乎也都是为了寻找和印证“这样”活着的坦然快乐和充分理据。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浅笑慰流年》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44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