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大兵 著
页数:25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1022501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工人运动。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就是全面、系统、科学地研究工人运动思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研究结构上,论文首先介绍工人运动思想产生的靠前、国内背景,接着系统分析工运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思想渊源、实践基础、理论来源和脉络走向。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阐述工人运动思想的主要内容,很后论述工人运动思想的理论特色和总体评价。本选题对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深化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徐大兵,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共党史专业博士,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理事,华南农业大学和广州市理论宣讲成员,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教育部、民政部、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广东省教育厅和广州市社科联等多项省部级课题,先后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探索》、《行政论坛》、《湖北社会科学》和《理论导刊》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1部,撰写专著1部。
本书特色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就是全面、系统、科学地研究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研究结构上,论文首先介绍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接着系统分析邓中夏工运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思想渊源、实践基础、理论来源和脉络走向。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阐述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的主要内容,最后论述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的理论特色和总体评价。本选题对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深化最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录
第一章 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国际背景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国际形势和国际工人运动状况扫描
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国际形势和国际工人运动
第二节 国内背景
一、中国工人阶级不断成长壮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工农运动的复兴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工农运动暂时处于低潮
第二章 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 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一、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二、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第二节 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渊源
一、《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二、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三、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节 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第四节 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来源
一、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的指示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工人运动政策
第五节 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走向
一、初步形成阶段
二、逐步成熟阶段
三、进一步深化发展阶段
第三章 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的主要内容(上)
第一节 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思想
一、关于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思想的提出
二、中国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决定其领导地位
三、工人阶级必须争取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四、如何理解国民革命的领袖是国民党,“领导各阶级上前线与敌人决斗者乃是无产阶级”
第二节 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者的思想
一、工农联盟在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
二、建立工农联盟的可能性
三、工人阶级必须援助农民阶级,巩固工农联盟
第三节 工人阶级必须加强组织建设的思想
一、工人阶级必须组织一个群众性组织——工会
二、工会的性质
三、工会的组织原则
四、工会的组织系统
五、工会产生纠纷及处理
第四章 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的主要内容(下)
第一节 对工人阶级宣传教育的思想
一、对工人阶级进行宣传教育的必要性
二、对工人阶级进行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在对工人阶级进行宣传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工人阶级斗争的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策略
二、缩小打击面,集中力量打击主要敌人的策略
三、加强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策略
四、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的策略
第五章 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的理论特色和总体评价
第一节 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的理论特色
一、实践性
二、创造性
三、系统性和完整性
四、政策性和可操作性
五、逻辑上的辩证性和语言上的通俗性
第二节 对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的总体评价
一、邓中夏工人运动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二、历史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