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

封面

作者:王秀林著

页数:395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1010638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晚唐五代时期的诗僧群体为研究对象,对诗僧崛起的历史文化背景、亚群体的划分、群体的心态特征、僧诗的创作风格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等做了比较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引征文献资料丰富翔实,结论清晰,对研究中国诗歌史、佛教史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绪论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序说
 第一节 诗僧的得名由来
 第二节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述略
 一 诗僧研究的现状
  二 晚唐五代诗僧研究的现状和任务
 三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的可行性
 四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的范围
  五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的内容
 六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崛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余响入霜钟”——风云变幻的乱世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一 排佛毁佛和奉佛兴佛的跷跷板运动
二 独特的地域性
第二节 佛教的发展演变
一 “一花开五叶”——禅宗的兴盛
二 寺院经济的发达和寺院功能的多样化
 三 佛教外学的发展
 第三节 “润物细无声”——唐诗的发展
 一 唐诗的进一步普及
 二 “诗言志”的传统
  三 僧俗交往的密切
 四 僧学诗——“一字师”的故事
 五 “以诗参禅”的风气
第二章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考
 第一节 庐山诗僧群
 第二节 闽地诗僧群
 第三节 吴越诗僧群
 第四节 湖湘诗僧群
 第五节 荆南诗僧群
 第六节 西蜀诗僧群
 第七节 岭南诗僧群
 第八节 长安诗僧群
 第九节 北方诗僧群
 第十节 宋初“九僧”
第三章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特征
第一节 群体的组织形态的特征
一 以师徒传承、友朋往来为主要组织方式
二 南方籍诗僧多
三 流动性强
四 多才多艺
五 多为禅、律僧
 ……
第四章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诗歌创作特征
第五章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参考书目
后记

节选

第一章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崛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本章主要是研究和描述文学的外部因素或外部环境,重点考察晚唐五代诗僧群体崛起的时代背景、地域环境,并结合中国禅宗的发展演变来考察。
第一节 “余响人霜钟”——风云变幻的
乱世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一 排佛毁佛和奉佛兴佛的跷跷板运动
 唐代是佛教(本文专指汉地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然而也是历史上反佛、排佛、毁佛的高潮期。早在高祖李渊武德四年(621),太史令傅奕就上表发难,诋毁佛教,罗列罪状,请求罢废。他严厉指责佛教“剥削民财,割截国贮”,“军民逃役,剃发隐中,不事二亲,专行十恶”,建议朝廷采取措施,“请胡佛邪教,退还天竺。凡是沙门,放归桑梓。令逃课之党,普乐输租;避役之曹,恒忻效力。……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4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