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荷)高罗佩著
页数:11,184页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378631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漆画屏风谜案》出版于1962年,是高罗佩中期的一部探案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逐渐摆脱中国公案小说的程式,现代西方的叙事及架构的写作也更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从这部小说开始,狄公的探案团队人数锐减,环境也非狄公的任所,而是旅途中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他的身份也不是朝廷命官,而是被人误解的绿林劫匪。在这一非常情境的设置下,狄公抽丝剥茧,从互不关联的线索中寻找断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也随着狄公被自然带入、思考和判断。探案推理精彩缜密,但作者真正刻画和反映的却是造成犯罪的社会现实以及人性的分析和探讨,虽是西方的讲述,却实实在在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表达。
作者简介
在贝鲁特,我又先后写了两部“狄公案小说”——《朝云观谜案》和《红阁子谜案》,同时筹划第三部小说《漆画屏风谜案》。当我对相关之前“狄公案小说”的评论,尤其是中国、日本朋友的建议仔细研究时,我注意到许多读者认为小说中的人物太多,让人读得头疼,而且按照中国文式设计的回目标题也有点夸张。于是,我决定在创作《朝云观谜案》等五部新”狄公案小说”时换一种方式。我设置案件人物时,仅仅为狄公配了一名助手,同时也尽量减少其他人物的数量。此外,我放弃了回目标题,还对故事的开场进行了修改,以使与故事本身直接衔接。我发现,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更多着墨于人物性格。?
——高罗佩(黎巴嫩贝鲁特) 译者:
葛秋菊,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从事图书出版工作。译有《万物的奇妙亲缘∶世界家谱的追踪与探索之旅》《智力的奥秘∶认知神经科学的解释》等。
本书特色
这部小说通俗易懂,作为一部情节交错的侦探小说,从单纯欣赏的角度来说它就给他很愉快的阅读体验,而其中的中国元素和中国历史让他觉得这部书更有趣了。
——美国小说家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C.Rogers)
《狄公案》是中国“古而有之”的众多公案小说中的一种,历来看的人就不比其“姊妹篇”《彭公案》《施公案》《包公案》来得多。以常理看,高罗佩此时重写《狄公案》,似乎是一件愚不可及、注定要失败的事情。然而,结果却相反,这套系列小说越写越神,畅销世界各地,居然成为当时西方一般读者了解中图文化的一个特殊窗口,影响极大……其心中的《狄公案》读者对象,不是华人,而是洋人。据我看,高罗佩一生能如此成功,可断其是一个极能在关键时刻判断机会、驾驭环境的人。他敏感看出并抓住东西方文化在这一特定点上所聚焦的兴趣落差,熔上述几个“与众不同”于一炉,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才创造出了“高罗佩版”《狄公案》在西方一时家喻户晓的奇迹。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陈珏
现代西方对传播中国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恐怕要算荷兰人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1910—1967)。高罗佩的英文《狄公案》系列小说(Judge Dee Mysteries)影响远超过任何中国研究著作。非汉学圈子的西方人,了解中国,往往来自《狄公案》。哪怕汉学专家读,也没有“硬伤”败了胃口;而西方大众了解中国,往往是“狄公的中国”,这个中国,是一个多姿多彩相当引人入胜的中国,比起中世纪灰色的欧洲有趣得多。甚至专门家也受狄公小说影响,伯克莱加州大学法学院长贝林教授研究中国法制史,就是从狄公小说入手。
—— 赵毅衡(四川大学教授)
目录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