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研究

封面

作者:王志 著

页数:25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1022691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选题是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术资助项目的很终成果,是一部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学术著作。分析马克思主义,也称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美国家出现的用分析哲学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学派。
作者在书中通过对分析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对比研究,从事实性维度与价值性维度的双重维度解读唯物史观,系统地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作了研究,在唯物史观的研究上也有所突破,深入阐释了唯物史观与道德理论的关系。
该选题认为,分析马克思主义崇尚细节分析、不重视辩证法,囿于狭隘的事实与价值、相对与保证、唯物史观与道德理论的二分视野,遗忘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原则与实践原则,因此没有合理解决唯物史观与道德理论的关系问题,而这正好从反面指明了超越分析马克思主义,正确研究马克思主义及其道德理论的基本路径。

作者简介

王志,男,甘肃通渭人。南开大学哲学博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2017年被第一最评为全国干部教育好课程主讲人,好课程《解读》被收入中国干部网络学院精品课程库。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史党建研究。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全国党建研究会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第一最重点调研课题多项。先后为中央党校省部班、厅局级班授课,应邀到吉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授课,广受好评。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 元伦理学的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哲学境遇
一、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困境”
二、从分析哲学到元伦理学
三、事实与价值的二分与崩溃
四、事实与价值的对立与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第二节 佩弗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元伦理学分析
一、元伦理学分析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构建的重要性
二、对“纯科学”派、“非道德主义”与“反道德主义”的批判
三、必然性命题与价值性评价
第二章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重构
第一节 正义:拒斥与“拯救”
一、正义原则的“内在性”本质
二、正义原则作为“超越性”的标准
三、伍德与柯亨、杰拉斯的对立之原因分析
第二节 平等: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价值标准
一、柯亨:平等主义的良心
二、罗默:平等作为市场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
三、形式平等还是结果平等:对平等的反思
第三节 自由:最根本的道德价值
一、布伦克特:马克思的“自由伦理观”
二、自由作为自主权与自我决定
三、卢克斯:自由与解放
四、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批判
第四节 剥削的规范性维度
一、埃尔斯特:剥削的价值负载——剥削是不正义的
二、罗默对剥削理论的重建:从科学分析到规范性批判
三、自我所有:资本主义的剥削前提
第三章 道德与意识形态
第一节 意识形态概念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与演变历程
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
第二节 分析马克思主义论意识形态
一、伍德与米勒: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幻象
二、埃尔斯特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分析与重建
三、凯·尼尔森对“道德是意识形态”的社会学解释
四、佩弗:意识形态概念的“名词”与“形容词”之辨
第三节 意识形态、道德与虚假意识的关系
一、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双重功能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道德的关系
第四章 道德与唯物史观
第一节 唯物史观与道德的关系
一、唯物史观与道德相对主义
二、道德与客观性
第二节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各种解读
一、功利主义的解读
二、混合义务论的解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
一、“道德”概念辨析
二、道德理论与政治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
第五章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局限及其超越
第一节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特征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二分法
一、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对立
二、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普遍主义的二元对立
三、分析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的二元对立
四、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整体主义的二元对立
五、唯物史观与道德理论的二元对立
第三节 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超越
一、基于辩证法的分析
二、基于历史主义的分析
三、基于实践方式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3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