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涛
页数:486 页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73000557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主要讲述了: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理念也越来越为社会所接受。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之上的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它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一切具有学习热情、学习能力的人敞开了接受教育的大门。学校变得没有围墙,因此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充分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适应了学习化社会里人们个性化学习、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作者简介
黄涛,文学学士、硕士,民俗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1964年出生于河北省景县。先后就读于河北大学中文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要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的教学与研究,学术专著有《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语言民俗志》、《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等,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节选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讲述了:作为教材,这部著作有如下两个特点:第一,内容完备,使用方便。它将讲解与作品选读合编为一本书,对于使用者来讲,既方便又经济。民问文学实际上是一门容量很大的课程,既要讲理论、发展史,又要讲作品。作品既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既有汉族的,又有兄弟民族的。但按相沿成习的高校中文系教学体系,该课一般只占用一学期,每周3至4学时,甚至在有的高校只占有可怜的每周2学时。民间文学课程就不能像作家文学课程那样分化为文学原理、文学史、文选等等,而是压缩为一门课程。这部教材就是为适应这种状况而编写的。据我所知,目前已出版的民间文学概论教材,大都是不收录作品的,使用起来颇为不便,另外去买一套作品选本,就得让学生多掏腰包了。黄涛的这本教材将作品选按体裁分别附在各章后,用起来极为方便,这也是该教材在编排上的一个创新。此外,这部教材还在各章增设了导读、关键概念和思考题,相信这些内容能促使学生更充分地把握教材的内容。这部教材的完备性还表现在重点章节阐述详尽,引证资料相当丰富。作者有意增加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的引用和记述,也是应予以肯定的。同时,该教材的后面几章文字较为简约,一般来说,这应该是由于课时所限,这几章内容在课堂上是不讲的。作品选读部分也注意了各种体裁及其类型在数量分布上的均衡,同时也突出了代表作品的分量。第二,融会精粹,别有新意。教材注意吸收了近年来民间文学研究的新成果,有些章节体现出作者的新见解。在“绪论”中,作者着重阐述了他对民间文学双重属性的看法,即民间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同时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并进而强调民间文学的表演性特点。这种观点是民俗学界近年来看待民间文学的受到较多推崇的新视角。自觉地把这种视角引入民间文学教材,无疑是有新意的。作者在大部分章节里都加强了有关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或表演性的内容含量,这种探索是有价值的、值得赞誉的。作者在不少地方都联系到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的传承状况,并收录了若干当代社会包括互联网上流传的作品,令人颇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较多地吸取了同行们在某些专题上的重要成果,如“传说”一章中注意引用了程蔷关于传说特征的见解和贺学君关于四大传说的分析。作者还使用了一些亲身调查来的资料,加进了一些自己在某领域如民间语言研究方面的成果。这部著作语言明顺,风格质朴,极像作者的为人:率真而富有情感,讲求实际,不故作惊人之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