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沙沙
页数:211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23017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作为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两大主要来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应该既注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又注重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本文以产业集聚为视角,不仅深入研究了产业集聚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还进一步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入手,探讨了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的影响效应。首先,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肯定了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结论。其次,本文采用DOP分解法将中国制造业加总生产率增长进行分解,探讨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化贡献。很后,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并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视角,分别研究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作者简介
李沙沙(1989~),河北邯郸人,经济学博士,现任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成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政府规制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产业经济研究》《财经问题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聚对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评述
2.2 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聚焦于技术创新的研究线索
2.3 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聚焦于资源配置的研究线索
3 产业集聚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3.1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测算与分析
3.2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3.3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
3.4 本章小结
4 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4.1 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模型设计、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4.4 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4.5 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化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创新视角的实证
5.1 产业集聚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理论分析
5.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产业集聚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检验
5.5 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企业创新的差异化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资源配置视角的实证
6.1 产业集聚对资源配置影响的理论分析
6.2 模型设计、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6.3 描述性统计分析
6.4 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影响的实证检验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聚对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评述
2.2 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聚焦于技术创新的研究线索
2.3 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聚焦于资源配置的研究线索
3 产业集聚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3.1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测算与分析
3.2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3.3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
3.4 本章小结
4 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4.1 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模型设计、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4.4 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4.5 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化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创新视角的实证
5.1 产业集聚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理论分析
5.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产业集聚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检验
5.5 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企业创新的差异化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资源配置视角的实证
6.1 产业集聚对资源配置影响的理论分析
6.2 模型设计、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6.3 描述性统计分析
6.4 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影响的实证检验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