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性别空间与性别实践

封面

作者:孟祥丹著

页数:27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03711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女性劳动力的农业生产参与程度增大,是当代中国农村的重要变化之一。本书对这一变化在农业生产空间、家庭与村庄空间中引发的 妇女的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进行了社会学分析;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妇女本人的态度与认知为基础,关注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参与率增加对农业生产、性别关系、妇女福祉的影响。总体上,农业劳动女性化所诱发的性别空间与性别实践的变化,并没有重塑性别关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已有的性别关系模式。

作者简介

孟祥丹,女,1987年生于吉林省榆树市。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讲师。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农村发展与治理、农村留守人口、农村教育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参与编写《中国农村留守人口:反思发展主义的视角》《中国农村教育:反思发展主义的视角》等,在《中国农村经济》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本书特色

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女性劳动力的农业生产参与程度增大,是当代中国农村的重要变化之一。本书对这一变化在农业生产空间、家庭与村庄空间中引发的 妇女的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进行了社会学分析;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妇女本人的态度与认知为基础,关注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参与率增加对农业生产、性别关系、妇女福祉的影响。总体上,农业劳动女性化所诱发的性别空间与性别实践的变化,并没有重塑性别关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已有的性别关系模式。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农业女性化的时代背景与变迁
一 男性劳动力务工转移背景下的农业女性化
二 农业生产中性别关系的历史变迁
三 目标与问题:农业女性化的性别空间与实践
四 小结:本书的内容框架
第二章 农业女性化相关理论蕴含
一 劳动力转移与留守群体
二 农业女性化的两层涵义:劳动女性化与管理决策女性化
三 社会性别与性别关系
四 小结: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 研究地点的选取:苏北的杨村
二 实地研究过程
三 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
四 本地研究向导的重要性
第四章 杨村与调查对象概况
一 杨村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
二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三 生活史记录对象的基本情况
四 小结:妇女生计策略的一般性变化
第五章 农业生产空间的性别实践:农业女性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 农业女性化会导致农业衰退吗?
二 农业生产在家庭中的作用
三 从事农业生产的困难与需求
四 小结:谁是更好的农民和性别无关
第六章 家庭与村庄空间的性别实践:农业女性化对性别关系的影响
一 农业生产中的性别关系
二 家庭事务中的性别关系
三 村庄公共事务中的性别关系
四 象征意义层面的性别关系:传统与新近变化
五 小结:性别空间的扩大与性别实践的固化
第七章 幸福感:农业女性化对妇女福祉的影响
一 身体负担与精神负担
二 身份认同:留守妇女福祉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 社会支持:提升留守妇女福祉的可能性
四 小结: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促妇女福祉的提升
第八章 性别空间与性别实践:农业女性化的影响及政策意涵
一 农业劳动女性化的影响
二 反思与政策意涵:中国农村性别研究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农业女性化调查问卷
附件二:生活史记录对象访谈提纲
附件三:村干部访谈提纲
附件四:县/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访谈提纲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性别空间与性别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36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