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泽中
页数:242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387225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中学生高分突破学习法——突破学习极限的法宝”涵盖状元经验谈、策划你的学习、提升你的竞争力和名师指点等几个部分。状元经验谈是为了满足成绩优秀考生作为模仿和借鉴之用,在文章后面附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点评,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了满足广大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需要,本书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撰写学习方法介绍,更具有普遍意义。此外,对于中学生学习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本书都将做详尽的介绍。我们相信,在多方面的指导下得到高分不是难事。
本书另一个优点是把家长作为我们的目标读者,通过教授、名师对中学生的行为分析、心态剖析和环境解析,使家长对孩子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有所了解并对症下药。总之,本书是一本对于各学习成绩水平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有指导意义的书。
作者简介
马泽中,北京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中学生成功心理素质特训营首席讲师、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心理培训师、全国高考巡回报告会组委会金牌演讲专家、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中国教育电视台《超级班会》栏目特约专家。
本书特色
良好的方法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与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
本书重在诠释中学生学习中取得成功的真谛、中学生取得成功应有的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疑难问题的解决方略和取得成功的锦囊妙计。
这是一本调节中学生天性、情绪、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宝典!这是一本教会中学生力争上游、开发心理潜能,以达到人生目标的科学操作术!
人,都应当有梦;人,都应当实现美梦;人,都应当掌握这种实现美梦的工具!希望在这本书的启发和引领下,有更多的孩子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目录
第一讲 策划你的学习
第一节 “自觉学习”成就最佳学习效果
第二节 “孟母三迁”与学习环境
第三节 思考与测试: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四节 设立目标,让你事半功倍
第五节 制订学习计划
第六节 寻求老师的帮助
第七节 结成学习同盟
第八节 激活多种学习感觉器官,亲自动手实验
第九节 借助学习的外力
第二讲 高效学习策略
第一节 高效学习四十字箴言
第二节 高效学习的十种能力
第三节 高效学习的十项原则
第四节 国内高效学习方法
第五节 国外高效学习方法
第六节 高效学习的技巧
第七节 高效学习的意识
第八节 高效学习的误区
第三讲 提升你的竞争力
第一节 一种状态——时刻保持巅峰状态
第二节 两种精神
第三节 三大法宝
第四节 四种情感
第五节 五大关口
第六节 六大心态
第七节 七种陷阱
第八节 八项原则
第九节 九种能力
第十节 十个好习惯
第四讲 高考状元各科学习法宝
第一节 北大、清华状元谈数学学习经验
第二节 北大、清华高考状元谈物理学习经验
第三节 北大、清华高考状元谈化学学习经验
第四节 北大、清华高考状元谈语文学习经验
第五节 北大、清华状元谈英语学习经验
第六节 北大、清华状元谈历史学习经验
第七节 北大、清华状元谈政治学习
第八节 北大高考状元谈地理学习经验
第九节 高考状元教你学习“绝招”
第五讲 名师金手指,助你渡迷津
第一节 语文名师谈高考语文
第二节 数学名师谈高考数学
第三节 英语名师谈高考英语
第四节 物理名师谈高考物理
第五节 化学名师谈高考化学
第六节 生物名师谈高中生物学习
第七节 历史名师谈高中历史学习
第八节 地理名师谈高中地理学习
第九节 政治名师谈高中政治学习
第十节 专家谈备战高考的心理调适
第六讲 高考倒计时
第一节 高考前100天复习方案
第二节 考前30天指南
第三节 高考考前7天全攻略
再版后记
节选
nbsp; 言
美国哲学家厄尔·南丁格尔对成功的定义是经得住推敲的:成功
就是逐步实现有价值的理想。这一定义涉及到三方面:一个主
体——人,一个行动——实现,一个对象——理想。
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理想?是不是每一个理想都一定能实现?
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行动?什么样的行动才能实现? “成功”这一
社会现象是否有自然现象的性质?它是否遵从自然界本身的某种规
律?上面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是成功的人带来成功的
事业,还是成功的事业造就一个成功的人?先有鸡耶?先有蛋耶?
毫无疑问,一只鸡必由一只蛋来,但一只蛋可能最终没有孵出
鸡。
毫无疑问,只有成功的心态才有成功的事业,也只有掌握成功
的学习方法的人才可能最终实现成功的事业。
毫无疑问,心理学诞生之后才有了真正意义的成功学。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是什么?谁也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外
化——行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心理学就是研究行为发生规律的科
学,而“成功”正是人类文化中最璀璨的行为。
既然人人渴望成功,那么,什么才是成功?成功有什么意义?
中国人有句成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功也是如此,真正理
解了成功的含义,才能更好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向成功。
而作为《中学生成功心理学习法系列丛书》这套旨在研究中学生
学习方法与学习心理丛书的开篇之作,本书重在诠释中学生学习中取
得成功的真谛、中学生取得成功应有的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中学生
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疑难问题的解决方略和取得成功的锦囊妙计。
这是一本调节中学生天性、情绪、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宝典!
这是一本教会中学生力争上游、开发心理潜能,以达到人生目标
的科学操作术!
人,都应当有梦; 人,都应当实现美梦; 人,都应当掌握这种
实现美梦的工具!
广大家长和中学生朋友们,你们想改善和改变自己吗?想做一个
成功的人吗?机会就在你的面前……改变就从现在开始,翻开你面前
的书!
马泽中
2007年5月
于北大燕园
第一节北大、清华状元谈数学学习经验
朱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
数学是我最讨厌,也是最头疼的科目之一。不过,它对于文科生又至
关重要,成为衡量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的最重要的尺度。我高一高二时,
数学基础不好,时常不及格,因此心里对它实在是有些害怕。高三数学复
习要经过三轮,第一轮先将各知识点重讲一遍,第二轮将各个知识点串联
起来,比较有系统性,第三轮则是做综合试题。每一轮都离不了大量的题
目,如若题题都做,实在精力不逮,况且其他几科的复习又都如箭在弦
上,不得不发,因此事实上我做的题目连20%也没有。我更注重于对各个
知识点的理解,只有理解了才会运用,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况且高考试题
又都不是很难,花费大量时间去钻所谓难题以提高能力实在不值得去效
仿。做数学题比做其他题更注重技巧,比如数学中的解答题,参考答案标
明了每一步骤各有多少分,少一个步骤就要丢掉多少多少分,实在很可
惜。我做题就是步骤尽可能的繁复,以期别人抓不到破绽。我觉得这个方
法还蛮有用。再有就是碰到过难的题,也要尽量多写;实在写不下去,只
好胡猜一个结果,以图侥幸。至于有些选择题、填空题技巧,一般老师都
多有秘诀,我在这儿就不多说了。
状元法宝解密:
1.虽然高一高二数学并不好,但是不要灰心。
2.要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
3.步骤尽可能繁复。
胡湛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贵州省高考理科状元)
数学是理科的支柱,数学基础不好往往影响到理化成绩的提高,因此
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高中的数学可以分为几个大的“板块”:一是函数
板块,二是三角板块,三是立体几何板块,四是解析几何板块,五是数列
极限板块,六是排列组合板块,七是复数板块。其中第一、二、四板块是
尤其重要的,比较难的大题大多出自这三块,因此可以多花一些力气。复
习时可以先按照大的板块复习,争取搞清每一个板块的各种题型,并做到
能熟练地对付每种题型。可以找一本系统复习的参考书来练习,最好是能
跟上老师复习的进度并稍超前些,复习起来就比较轻松了。虽然大家都不
提倡“题海战术”,我也不主张,那太费精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做足够
数量的习题就能把数学学好,这一点必须引起注意。买的参考书和老师布
置的习题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做,空着不做会留下遗憾的空白。关于做题
难度的选择问题,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首先,高考题的难度分布为30%
的简单题,50%的中等题,20%的难题。这意味着基础题占了120分,它
是复习中练题的主要部分,绝不能厌烦它。要知道,高考不仅考你对知识
的掌握程度,还要考做题的速度,许多同学就是在高考时因时间不够,丢
掉了平时能做出来的中等难题才考砸的,这些教训值得大家三思。
鉴于此,我建议大家在中等以下难度的题上多花时间。做难题并非做
得越多越好,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量地做:一是因为对大多数同学来说
做难题感到很头疼,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二是做难题过多太费时间;三是
因为大多数难题是由中等难度题组成的,基础题做熟练了,再来做难题会
相对容易些。我的数学老师说过一句话: “越是表面复杂的题越有机可
乘。”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而高考的难题绝大部分就属于这种表面复杂的
类型,它往往给出较多的条件,仔细分析条件的特点通常都能击破它。做
难题的关键在于平时总结,自己总结一些小经验、小结论并记牢是非常有
用的,能力也提高得快,有余力的同学不妨试试。
另外,还要特别重视画图的作用。数学中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用图
形给予直观简明的表示,因而常使繁琐的题目简单化;通过图形发现的一
些几何关系有时正是解题的关键,因此要掌握各种函数图像的特点,达到
熟练的程度。
状元法宝解密:
1.确定重点“板块”。
2.注重中等难度题与做题速度。
3.重视画图。
邓芳(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江西省高考文科状元)
数学相对文科生来说则属于偏理的科目,因此也是很多文科生的弱
项。所以,学好数学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是占有极大优势的。我觉得,学
数学首先要掌握基本的公式、原理,其次就要懂得灵活运用。第一步背公
式,稍花点功夫大家都能做到,而要学会灵活运用公式、原理解题则需要
一定的训练。我的意思不是搞“题海”战术,题目是永远都做不完的。我
认为,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校发的卷子,只要适当精选一两本课外参
考书就够了。有些人买一大堆参考书,结果手忙脚乱做不过来,到处象征
性地“蜻蜒点水”一下,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与其这样,还不如集中精力
吃透一本参考书的效果好。学习数学,思考总结非常重要。很多人做题像
完成任务似的,做完就不管了。还有的人一旦做出一道难题就欣喜异常、
大受鼓舞;想乘胜追击解出下一道难题,因而又把做出的那道题扔在了一
边。这两种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我们每做一道题都要注意思考总结,做
完之后回想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从中总结出这一类型题目的一般解法,
尤其是做完了难题,更应从中掌握这种题的特殊技巧。对于错题和没做出
来的题,则要搞懂答案的解题思路,并和自己的思维方法做对比,看看问
题出在哪一环。只有这样,做过的题才算真正消化吸收,变成了你自己的
东西,否则下次碰到同类的题又束手无策,那就白练习了。
所以,学数学主要就在背熟公式、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的例题的
训练,从中掌握一些题型的基本解法和某些特殊技巧,以不变应万变。另
外,在练习过程中要重视基础题,不能光想攻克难题,钻牛角尖。因为试
卷上的难题毕竟不多,大多数还是容易题和中等题,而且有些难题也只是
在基础题上稍作变化而已。
状元法宝解密:
1.背熟公式、原理。
2.不搞题海战术,参考书研究通一本即可。
3.学习数学,思考总结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