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通信工程专业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系列丛书微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2版)

封面

作者:刘磊、李丹、张佳芬

页数:296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025656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微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一书以80X86微型计算机为基础,系统全面地介绍其硬件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接口技术及综合应用等。
全书共分8章,贯穿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书中内容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实例丰富,思路清晰。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微计算机课程的本科和专科教材,也可作为培养就业型人才的各种层次教学班的教学用书以及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和编程爱好者的科技参考书。

作者简介

1.刘磊,男,四川成都人,工学硕士。现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系副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架构,GIS技术。任职以来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编写教材4部。完成省级科研项目3项。2.李丹,四川乐山人,工学硕士。现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物联网专业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任现职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4篇,其中EI检索外文期刊(第一作者)2篇;参与多项省教育厅项目和院级教改项目,其中主持负责2项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1项为重点项目;主持负责2013年国腾集团创业投资基金项目;参加2016年国际雷达会议,发表外文会议文章已被EI收录(第三作者)。张佳芬,女,2010年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信息获取与探测专业工学硕士毕业。现任职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系。先后担任过《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以及《MATLAB系统仿真实验》等多门课

本书特色

物理学是一项激动人心的探险活动,本书是一本条探险地图。

目录

目录

第1章80X86微机系统基础

1.180X86的基本结构

1.280X86系统的入门概念

1.2.1微处理器

1.2.2微计算机

1.2.3微处理器系统

1.2.4微计算机系统

1.380X86微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3.1硬件系统

1.3.2软件系统

1.3.3微计算机系统特殊的结构

1.4微计算机系统举例

1.4.1实例一——IBM PC/XT 微计算机

1.4.2实例二——Pentium 4 微计算机

1.4.3实例三——Core 2系列微计算机

1.5酷睿双核、酷睿2双核、奔腾双核、酷睿i系列的区别

1.5.1酷睿、酷睿双核与酷睿2双核

1.5.2酷睿双核、酷睿2双核与奔腾双核

1.5.3酷睿i系列

习题

第2章80X86微处理器

2.1微处理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28086/8088微处理器

2.2.18086/8088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

2.2.28086/8088的寄存器结构

2.38086/8088的引脚及功能

2.3.18086/8088两种模式下定义相同的引脚

2.3.28086/8088的工作模式

2.3.38086/8088工作模式下的系统结构

2.48086/8088的总线操作时序

2.4.1基本概念

2.4.2最小模式下的总线操作时序

2.4.3最大模式下的总线操作时序

2.58086/8088的存储器组织

2.5.18086存储器结构

2.5.2存储器的分段管理

2.5.3存储器中的堆栈

2.5.48086/8088的I/O端口组织

2.6Pentium微处理器的内部寄存器

2.6.1Pentium的体系结构和指令流水线

2.6.2Pentium的主要引脚特性

2.6.3内部寄存器

2.6.4Pentium的四种工作方式

习题

第3章80X86指令集

3.18086/8088指令格式

3.1.1操作码与地址码

3.1.28086/8088的操作数

3.28086/8088指令寻址方式

3.2.1数据寻址方式

3.2.2I/O端口寻址

3.38086/8088指令集及应用

3.3.1数据传送类指令

3.3.2算术运算类指令

3.3.3逻辑运算和移位循环类指令

3.3.4控制转移类指令

3.3.5字符串操作类指令

3.3.6处理器控制类指令

3.432位微处理器的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3.4.180286相对8086增加的指令

3.4.280386的寻址方式和80386相对80286增加的指令

3.4.380486相对80386增加的指令

习题

第4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汇编语言程序和汇编程序

4.1.1汇编语言源程序和机器语言目标程序

4.1.2汇编和汇编程序

4.1.3汇编语言程序的语句类型

4.2汇编语言中的标识符、运算符及操作符

4.2.1标识符

4.2.2运算符

4.2.3操作符

4.3伪指令

4.3.1数据定义伪指令

4.3.2符号定义伪指令

4.3.3段定义伪指令(SEGMENT/ENDS)

4.3.4过程定义伪指令(PROC/ENDP)

4.3.5当前地址计数器($)和定位伪指令(ORG)

4.4宏指令

4.4.1宏定义

4.4.2宏调用

4.5DOS和BIOS功能子程序调用

4.5.1DOS系统功能子程序调用

4.5.2BIOS基本I/O功能子程序调用

4.68086/8088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架构

4.6.18086/8088汇编语言程序基本架构的特点

4.6.28086/8088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架构

4.6.38086/8088汇编语言程序正确返回DOS操作系统的方法

4.78086/8088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7.1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示例

4.7.2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示例

4.7.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示例

习题

第5章存储器系统

5.1半导体存储器概述

5.1.1半导体存储器的概念及其分类

5.1.2半导体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5.2随机存取存储器

5.2.1静态RAM(SRAM)

5.2.2动态RAM(DRAM)

5.2.3PC内存条

5.3只读存储器

5.4高速缓冲存储器

5.4.1工作原理

5.4.2地址映像

5.5虚拟存储器

5.5.1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5.5.2页式虚拟存储器

5.5.3段式虚拟存储器

5.5.4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5.6存储器接口技术

5.6.1存储器芯片与CPU的连接

5.6.2存储器片选控制方法

5.6.3存储器扩展技术

习题

第6章I/O系统控制技术

6.1I/O系统概述

6.1.1I/O接口电路的重要作用

6.1.2I/O接口电路的典型结构

6.1.3I/O接口的基本功能

6.1.4I/O接口的分类

6.28086/8088微机I/O端口的地址分配及地址译码

6.2.18086微处理器的I/O端口的地址范围

6.2.28086 微机I/O端口的地址分配

6.3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

6.3.1程序控制传送方式

6.3.2中断传送方式

6.3.3DMA(直接存储器存取)传送方式

6.3.4四种I/O方式的比较

6.4DMA控制器8237A及其应用

6.4.18237A接口信号与内部结构

6.4.2内部寄存器

6.4.38237A的初始化及实现

6.5微计算机I/O接口扩展及总线技术

6.5.1微计算机I/O接口扩展

6.5.2总线标准分类

6.5.3串行接口标准

6.5.4并行接口标准IEEE 1284

6.5.5ISA工业标准总线

6.5.6PCI外围器件互连总线

6.5.7USB通用串行总线

6.5.8外存储设备接口标准

习题

第7章中断

7.1中断概述

7.28086/8088的中断系统

7.2.18086/8088的中断源

7.2.2中断优先级的定义

7.2.3中断嵌套

7.2.4中断类型及类型码

7.2.5中断向量及向量表

7.38086/8088响应中断的过程

7.4硬件中断的响应过程

7.5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

7.5.18259A的基本构成及引脚作用

7.5.2中断优先级管理方式

7.5.38259A的级联方式

7.5.48259A的控制字和初始化编程

7.5.58259A应用举例

习题

第8章微机接口芯片及应用

8.1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8.1.18255A的引脚和内部结构

8.1.28255A的控制字

8.1.38255A工作方式的特点

8.1.48255A的编程应用

8.2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接口芯片8253

8.2.18253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

8.2.28253内部结构及其引脚信号

8.2.38253的控制字

8.2.48253的工作方式

8.2.58253的应用

8.3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0

8.3.1串行通信基础

8.3.2串行异步通信接口标准

8.3.38250芯片的内部结构及其初始化

8.3.48250的应用

习题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通信工程专业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系列丛书微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2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3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