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吕氏春秋全译

封面

作者:(战国)吕不韦门客|译者:关贤柱//廖进

页数:781 页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22108371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修订版)》包括《吕氏春秋(上)》和《吕氏春秋(下)》,《吕氏春秋》,亦称《吕览》,为秦相吕不韦集门客各著所闻而成。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共26卷,160篇,为杂家代表作之一。春秋战国时,诸子为宣传和实现其政治主张,不少人潜心于著书立说或聚徒讲学。他们总结历史上王朝的兴衰得失,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但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的特殊原因,尤其是严格的师承关系,各家墨守家法,互相攻讦,水火不容。在秦势强大、行将统一中国的大环境中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已渐告结束,各派学者汇集一堂的可能性已经出现,他们中的一些人能聚在吕不韦身边,各抒己见,集成一书,是以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应时而生。当中既有儒家和道家思想,又有墨家和法家思想,也有阴阳家和纵横家思想,其他如名家、兵家、农家、小说家等派,无不在书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安地汇集在一起,不仅能与各家相表里,而且有出于各家之上者。

作者简介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即《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本书特色

曲中医推荐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修订版)》是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中的一册。

《吕氏春秋》自问世以来,版本较多,尤其是《诸子集成》本、《四部丛刊》本、许本及陈本,都各具特色。陈本集各家之长,费多年心血,自为一家,是目前很受欢迎的佳本。为此,全译时以陈奇猷先生的《吕氏春秋校释》为蓝本,参以许维通先生的《吕氏春秋集释》、张双棣等先生的《吕氏春秋译注》、谷应声先生的《吕氏春秋白话》、王范之先生的《吕氏春秋选注》、石声汉先生的《四民月令校注》等各家著作。

目录

目录

前言〈BR〉

吕氏春秋序〈BR〉

孟春纪第一〈BR〉

孟春

本生

重己

贵公

去私

仲春纪第二〈BR〉

仲春

贵生

情欲

当染

功名(一作由道) 

季春纪第三〈BR〉

季春

尽数

先己

论人

圜道

孟夏纪第四〈BR〉

孟夏

劝学(一作观师) 

尊师

诬徒(一作诋役) 

用众(一作善学)

仲夏纪第五〈BR〉

仲夏

大乐

侈乐

适音(一作和乐)

古乐

季夏纪第六〈BR〉

季夏

音律

音初

制乐

明理

孟秋纪第七〈BR〉

盂秋

荡兵(一作用兵)

振乱

禁塞

怀宠

仲秋纪第八〈BR〉

仲秋

沦威

简选

决胜

爱士(一作慎穷)

季秋纪第九〈BR〉

季秋

顺民

知士

审己

精通

孟冬纪第十〈R〉

孟冬

节丧

安死

异宝

异用

仲冬纪第十一〈BR〉

仲冬

至忠

忠廉

当务

长见

季冬纪第十二〈BR〉

季冬

士节

介立(一作立意)

诚廉

不侵

序意(一作廉孝)

有始览第一〈BR〉

有始

应同(原作名类)

去尤

听言

谨听

务本

谕大

孝行览第二〈BR〉

孝行

本味

首时(一作胥时)

义赏

长攻

慎人(一作顺人)

遇合

必己(一作本知,又作不遇) 

慎大览第三〈BR〉

慎大

权勋

下贤

报更

顺说

不广

贵因

察今

先识览第四〈BR〉

先识

观世

知接

悔过

乐成

察微

去宥

正名

审分览第五〈BR〉

审分

君守

任数

勿躬

知度

慎势

不二

执一

审应览第六〈BR〉

审应

重言

精谕

离谓

淫辞

不屈

应言

具备

离俗览第七〈BR〉

离俗

高义

上德

用民

适威

为欲

贵信

举难

恃君览第八〈BR〉

恃君

长利

知分

召类

达郁

行论

骄恣

观表

开春论第一〈BR〉

开春

察贤

期贤

审为

爱类

贵卒

慎行论第二〈BR〉

慎行

无义

疑似

壹行

求人

察传

贵直论第三〈BR〉

贵直

直谏

知化

过理

壅塞

原乱

不苟论第四〈BR〉

不苟

赞能

自知

当赏

博志

贵当

似顺论第五〈BR〉

似顺

别类

有度

分职

处方

慎小

士容论第六〈BR〉

士容

务大

上农

任地

辩土

审时

前言

序言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为秦相吕不韦集门客各著所闻而成。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共26卷,160篇,为杂家代表作之一。

春秋战国时,诸子为宣传和实现其政治主张,不少人潜心于著书立说或聚徒讲学。他们总结历史上王朝的兴衰得失,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但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的特殊原因,尤其是严格的师承关系,各家墨守家法,互相攻讦,水火不容。在秦势强大、行将统一中国的大环境中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已渐告结束,各派学者汇集一堂的可能性已经出现,他们中的一些人能聚在吕不韦身边,各抒己见,集成一书,是以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应时而生。当中既有儒家和道家思想,又有墨家和法家思想,也有阴阳家和纵横家思想,其他如名家、兵家、农家、小说家等派,无不在书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安地汇集在一起,不仅能与各家相表里,而且有出于各家之上者。正如东汉高诱在《吕氏春秋序》中所说:

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准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

以公方为检格,与盂轲、孙卿、淮南、扬雄相表里也。是以著在《录》《略》。诱正《孟子》章句,作《淮南》《孝经》解毕讫,家有此书,寻绎案省,大出诸子之右。

《吕氏春秋》的准的、纲纪、品式、检格,高诱都认为是整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优秀楷模,不仅能与各家相表里,而且经过“寻绎案省”,得出“大出诸子之右”的结论,确为独家之评。但因该书是杂家,表面上未能像诸子之显著,加之吕不韦之行事,为历代学者所唾骂,故而长期以来未引起研究者应有的重视,致使该书并未享有它应有的地位。

节选

孟春纪第一

本生 重己 贵公 去私

孟春

[题解]

《十二纪》包括春、夏、秋、冬四季,各季分孟、仲、季三月,各月有文五篇,总计六十篇。春季各篇大多讲与生有关之事。孟春,即春季第一个月,为农历正月。《孟春纪》凡五篇。《孟春》为第一篇,主要讲春生的重要。文章指出,在春生季节,天子应顺天时,躬耕田间,各种政治措施都要符合春生,有利于春生,“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总之,不要做任何有害于春生之事。

[原文]

1·1 一曰: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嗥。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①。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⑥。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旃,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④。

注释

①“盂春”后原衍“纪”字,今删。《孟春》为《孟春纪》的第一篇,故不当有“纪”字。孟:始。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吕氏春秋全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