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树达
页数:193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2060995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杨树达中国文字学概要》的主要内容包括:章文字史及文字学;第二章六书;第三章象形;第四章指事;第五章会意;第六章形声;第七章转注;第八章假借等内容。让人们更加形象生动的了解中国文字学。
作者简介
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湖南省长沙市人。汉语言文字学家。主要从事古汉语语法、训诂学及文字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在文字学研究上思路广阔,多有创见,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发展祖国的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目录
第一章文字史及文字学/001
第一节结绳/001
第二节古文/001
一、何谓古文/001
二、古文之作者/002
第三节史籀/002
一、籀文即古文/002
二、史籀非人名/1303
第四节小篆/003
一、小篆与作者,003
二、李斯统一文字/004
第五节隶书/004
第六节草书,005
第七节许慎说文解字/()05
第八节金文/006
第九节龟甲文/007
第十节文字表/()08
第二章六书/009
第一节缘起/009
第二节定义,009
第三节体用,010
第一章文字史及文字学/001
第一节结绳/001
第二节古文/001
一、何谓古文/001
二、古文之作者/002
第三节史籀/002
一、籀文即古文/002
二、史籀非人名/1303
第四节小篆/003
一、小篆与作者,003
二、李斯统一文字/004
第五节隶书/004
第六节草书,005
第七节许慎说文解字/()05
第八节金文/006
第九节龟甲文/007
第十节文字表/()08
第二章六书/009
第一节缘起/009
第二节定义,009
第三节体用,010
……
第三节形声分类/172
一、同音(声与韵皆同为同音)/173
二、阴声与人声,174
(一)声类为阴声孳乳字读人声/174
(二)声类为人声孳乳字读阴声/175
三、叠韵/175
(一)声者,175
(二)声相远者,176
四、双声/176
五、对转/177
(一)阴声与阳声/177
1声类为阴声孳乳字读阳声/1 77
2.声类为阳声孳乳字读阴声/178
(二)人声与阳声/179
1声类为人声孳乳字读阳声/1 79
2.声类为阳声孳乳字读人声/180
六、/180
七、/181
八、声韵皆远/181
九、假声类之同义字为声/181
第四节形声加旁字/182
一、加形旁/182
二、加声旁r184
第五节声中有义r184
第六节声类假借r184
第七章转注/186
第一节叠韵/186
第二节双声/188
第三节对转/189
第八章假借/190
第一节至今承用者r190
第二节今不承用者,191
一、后造正字/191
二、别假他字/192
第一节结绳/001
第二节古文/001
一、何谓古文/001
二、古文之作者/002
第三节史籀/002
一、籀文即古文/002
二、史籀非人名/1303
第四节小篆/003
一、小篆与作者,003
二、李斯统一文字/004
第五节隶书/004
第六节草书,005
第七节许慎说文解字/()05
第八节金文/006
第九节龟甲文/007
第十节文字表/()08
第二章六书/009
第一节缘起/009
第二节定义,009
第三节体用,010
第一章文字史及文字学/001
第一节结绳/001
第二节古文/001
一、何谓古文/001
二、古文之作者/002
第三节史籀/002
一、籀文即古文/002
二、史籀非人名/1303
第四节小篆/003
一、小篆与作者,003
二、李斯统一文字/004
第五节隶书/004
第六节草书,005
第七节许慎说文解字/()05
第八节金文/006
第九节龟甲文/007
第十节文字表/()08
第二章六书/009
第一节缘起/009
第二节定义,009
第三节体用,010
……
第三节形声分类/172
一、同音(声与韵皆同为同音)/173
二、阴声与人声,174
(一)声类为阴声孳乳字读人声/174
(二)声类为人声孳乳字读阴声/175
三、叠韵/175
(一)声者,175
(二)声相远者,176
四、双声/176
五、对转/177
(一)阴声与阳声/177
1声类为阴声孳乳字读阳声/1 77
2.声类为阳声孳乳字读阴声/178
(二)人声与阳声/179
1声类为人声孳乳字读阳声/1 79
2.声类为阳声孳乳字读人声/180
六、/180
七、/181
八、声韵皆远/181
九、假声类之同义字为声/181
第四节形声加旁字/182
一、加形旁/182
二、加声旁r184
第五节声中有义r184
第六节声类假借r184
第七章转注/186
第一节叠韵/186
第二节双声/188
第三节对转/189
第八章假借/190
第一节至今承用者r190
第二节今不承用者,191
一、后造正字/191
二、别假他字/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