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悦笛 著
页数:423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1001621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生活美学,是一门学科(“生活的美学”),更是一种生活理念(“美的生活”)和生活姿态(“审美地生活”)。本书确立了生活美学作为“作为哲学的美学新构”的学科定位和作为“回归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美学”的核心规定;爬梳中国社会所固有的生活美学传统,为中西方生活美学建构指明了“新构”与“返本开新”两种不同路径;剖析以公共艺术、日常设计等为代表的当代生活美学实践,重构以“优选化”“微时代”“电子复制”“景观社会”等为表征的新历史语境下美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实现美好生活”为指归,反观生活美育与审美人权等问题,集中展示生活美学作为新世纪美学新潮与主潮的范式与尺度双重价值。
作者简介
刘悦笛,生活美学倡导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荣誉委员,美国富布莱特访问学者,辽宁大学生活美学研究院院长,曾任纽约城市大学及韩国成均馆大学客座教授、国际美学协会(IAA)总执委、中华美学学会理事、Humanity Research and Review主编、Comparative Philosophy及Journal of East–West Thought编委。著/编有《生活美学》、《分析美学史》、《当代艺术理论》、《生活中的美学》、《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艺术终结之后》、《视觉美学史》、《英美分析美学史论》、《世界又平又美》、《东方生活美学》、Subversive Strateg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Brill, 2011)、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East and West (Cambridge Scholars, 2014)等;译有《美学、心理学和宗教信仰的演讲与对话集》(维特根斯坦)、《艺术及其对象》(沃尔海姆)等。
本书特色
学习生活美学,开启审美生活,成为自己生活的艺术家。
生活美学倡导者、美学家刘悦笛教授,以优雅的文字和鲜活的案例,沟通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下、美学与生活,引来西方美学的活水,浇灌古老而多产的东方美学传统,孕育出这朵并蒂奇葩。《审美即生活》一书,既是生活美学的学科总结,又是审美生活的知行指南,无论美学专业的研究者还是美好生活的追求者,都将从中获益。
接着我的“实践美学”,去做你的“生活美学”。——李泽厚(读刘悦笛书)之前竟不知晓,原来“生活艺术化”的传统在中国!——Alexander Nehamas(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
目录
第一讲 融入全球的生活美学 9
生活美学成为全球美学新路标 11
生活美学是什么?不是什么? 17
美学既是感性学又是觉悟学 24
“知行合一”与“体用不二”的美学 29
第二讲 植根本土的生活美学 35
生活美学的古典面相 37
“乐志”于天地之间 44
“魏晋风流”大自觉 49
“唐风宋韵”塑风范 56
“明清趣味”全图景 61
第三讲 天气时移的生活美学 67
“一气”充塞天地之间 69
天气有“大美”自不言 77
春秋冬夏的“环之循” 83
生命节奏的“律动感” 90
第四讲 物质文化的生活美学 97
中土审美重在“体物” 99
成为体系的“物之美学” 104
物之“雅情”何处寄? 109
完善“长物”之生活 114
第五讲 鉴人形貌的生活美学 119
“以貌取人”之相人 121
“人物品藻”之审视 126
“风雅之士”尚优雅 131
“食色男女”真风情 135
第六讲 饮馔啜茶的生活美学 141
“茶味禅味,味味一味” 143
舌尖上的“高级美感” 149
从“美味”到“味外有味” 154
美食的快感与美感融汇 157
第七讲 山水景观的生活美学 163
中国“最美之地”在哪里? 165
“人文化”的自然本土 169
以“栖居审美化”为生 174
三教眼中“三重山” 180
取境冥心乎?取心冥境也! 187
第八讲 日常书写的生活美学 191
“修禊”变身“雅集” 193
书法并非纯艺术 198
复归到日常书写 205
“三大行书”复原生活 210
第九讲 媒介时代的生活美学 217
“微时代”:小、快、即时的美学 219
如今人人都是“生活艺术家” 226
“再光晕化”的虚实相生 233
“电子复制时代”新路数 238
第十讲 当代艺术的生活美学 245
以生活美学革新当代艺术观 247
政治生活美学与现实主义 253
精英生活美学与现代主义 257
日常生活美学与当代主义 261
第十一讲 公共艺术的生活美学 267
真正公共性的公共艺术 269
直面公共文化新难题 274
新型公共化的拓展 278
打造生活化的“审美场” 284
第十二讲 景观社会的生活美学 289
究竟何为“景观社会”? 291
不同社会构成了不同景观? 295
“国际情境主义”何以失败? 302
看电视到底是何种观看? 308
第十三讲 身体塑造的生活美学 315
中韩日美星的脸型比较 317
从美发、美容、美体到美甲 321
对身体进行“审美化塑造” 325
体育运动也成为“大美学” 332
第十四讲 日常设计的生活美学 339
现代日常设计的“商业幽灵” 341
设计以“人”还是以“物”为本? 347
为“大众”或为“小众”而设计? 352
在审美自律与社会他律之间 355
第十五讲 回归教育的生活美学 361
哈佛通识教育改革的新启示 363
“生活美育”让美育回归生活 368
建成中国人的“观赏文明” 373
当代中国美育短板何在? 378
文明素养乎?文化人权乎? 383
第十六讲 道德人格的生活美学 389
“尽善尽美”的君子之美 391
由“履礼”而归于“践仁” 398
观“天地生意”而气象出 403
“曾点气象”与“孔颜乐处” 408
结 语 美学成为“第一哲学” 417














